《出师表》核心素养教案2(第3课时) (2).docxVIP

《出师表》核心素养教案2(第3课时) (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文言句式。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3.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前5段。

二、探讨文章内容

1.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后方的稳定,所以第1-5段所提的三条建议是诸葛亮奏表中必然要言明的“事”。那么,文章的后半部分写的是什么?这些内容和“出师”有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

预设:

设计意图

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出三段往事、三方责任,为下一阶段体会诸葛亮的情感和表文陈情的特点做准备。

(1)追述“知遇之恩”“患难与共”“临终托孤”三段往事;明确自己、贤臣、后主三方的责任。

(2)追述往事,表达自己效忠刘氏父子、尽先主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交代此次出师的根源、思想基础、物质基础,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3)明责任,为“出师”提供了政治保障,将出师与谏言联系起来。第一部分重在晓之以理,第二部分重在动之以情,第三部分表达殷切期望。这两个部分与前文“提出建议”,构成了层次分明的三个部分。

2.朗读指导。

(1)读出感激与忧叹之情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指导:引人“三顾”情节与“鱼水之说”,体会诸葛亮与刘备的身份地位之悬殊,读好“感激”。

②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指导:体会二十多年的患难之情,读好虚词“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指导:介绍托孤细节,体会先帝托付之重,体会诸葛亮深深的感激与忧叹,读好“也”字。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恳切忠贞的情感把握此文夹叙夹议、情理交融的特点。

引入资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指导:结合资料体会诸葛亮的忧叹之情。

(2)感受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①请找出称呼先帝、陛下的句子,读出其“报先帝”“忠陛下”的恳切之情

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指导:体会节奏。前一句多用四字词语,节奏明快,读起来语气急切;后接一个长句,语气舒缓,内蕴深沉。

②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大业。

如: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指导:重读“亦”字、“深”字。

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小结:杜甫《蜀相》中有这样的句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读了这一部分,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那颗忠贞报国的“老臣心”!这篇《出师表》不仅说理透彻,而且情感动人,做到了情理交融,无愧于陆游的评价了。

3.齐读最后三段。

三、评议诸葛亮

1.俗话说“文如其人”,从《出师表》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学生结合文句谈自己的认识。

设计意图

结合文本,在评价的基础上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预设

(1)提出三条治国良策,可见其政治远见—智。

明了局势、了解后主、了解贤佞、了解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建议。

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

小结: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

2.在“临终托孤”中,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这样一段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去世后,刘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辅佐刘禅,而不是取而代之?请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学生自由发言或组织辩论,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诸葛亮。

设计意图

进行探究型的学习训练,引导学生联系当下评价诸葛亮,并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精神营养。

四、作业布置

请在今天交流的基础上动笔完善《千秋诸葛我评说》短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