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01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8.ppt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01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8.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我们可以把张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比喻为他在为东方巨龙作画、塑像的话,那么,他关于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论述,则是勾画出了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总体风貌,像是画出了一个龙的全身,而他关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揭示,便像是画龙点睛之笔了。张先生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确是中国现代哲学和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弥足珍贵的。(节选自《张岱年先生留下了什么精神遗产——读〈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再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目录课文解读主旨把握语言品味义理探究能力训练相关资料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目录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现代文阅读第十一课 课文解读本文是张岱年先生为傅永聚、韩钟文总编的《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所作的代序言。全文较长,选入课文时作了删节。作者在文章开头说:“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只有认识到祖国的可爱,才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认识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又说:“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课文就是用四个小标题分别论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包括的四个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文章引用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准确地说明了这四个基本观念的具体内容与发展演变,极有说服力。(一)天人合一:主要说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统一,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左传》《孟子》和张载的《西铭》等古籍资料反复证明。段末,又将其与西方“克服自然”“战胜自然”与“天人合一”等思想作比较,说明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统一观念的必要性。(二)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作者强调:“所谓以人为本,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文章分别引用孔子的思想、仲长统的话、范缜的《神灭论》和宋明理学来证明。(三)刚健自强:通过解析《周易大传》的相关内容,作者说明了什么是“刚健自强”:“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称之曰健,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随后引出“在古代哲学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的观点。作者认为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是刚健自强最基本的要求,而儒家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与老子的“以柔克刚”的思想相反相成。(四)以和为贵:“和”是中国古代的最高价值。作者引用史伯、孔子、有若、孟子的言论,以及《周易大传》《中庸》等诸多典籍中的相关内容反复说明“和”的内涵与重要性。最后还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说明“和”的积极作用。作者的这些论述,不仅说明了这些基本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精华,而且指出了这些基本观念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准确是本文语言的最大特色。解析概念准确无误,引用古籍准确恰当,这些准确缜密的语言使文章极具说服力。1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①张岱年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指对立的统一,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在春秋②时即已有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认为,礼③是天经地义,即自然界的必然准则,“天经”与“民行”④是统一的。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⑤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注解①选自《当代名家线装自选集·张岱年卷》(线装书局2003年版),有删改。张岱年(1909~2004),著名哲学家。②[春秋]这里指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因鲁国编年史《春秋》所记录的历史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③[礼]这里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④[“天经”与“民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思是说,礼是上天的规范,是大地的正理,是老百姓的行为准则。在这里“天经”“地义”与“民行”统一在“礼”上。“经”即规范、原则;“义”即正理,不可改变的道理;“行”即行为准则。⑤[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语出《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竭尽人心的功能,扩大善良本心,就是懂得了人

文档评论(0)

Allin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