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015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23.ppt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015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23.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经济学的第三个原因是,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各种不同形式税收带来的负担是多少?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的影响是什么?保护环境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政府的预算赤字如何影响经济?这些问题以及类似的经济问题总是萦绕在市政机关、州长办公室和白宫的决策者的脑海里。作为一个选民,你可以帮助政府在这些引导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政策之间作出选择。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将有助于你履行这一职责。而且说不准,也许有一天你自己也会成为那些决策者中的一员。因此,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以后你阅读报纸、管理企业还是坐在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中,你都将会为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1997年8月(选自曼昆《经济学基础(第五版)》,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再见*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目录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目录课文解读主旨把握语言品味义理探究能力训练相关资料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现代文阅读第十五课课文解读本文论述了人们作出决策要遵循的四个原理。第一个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原理论及的是人们必须作出决策的问题。先从个人说起。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面临着无数的权衡取舍,如何取舍,需要很好地作出利弊权衡。再说社会和国家的权衡取舍,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①“大炮”与“黄油”的取舍;②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取舍;③效率与平等的取舍。如何取舍,同样需要作出利弊权衡。第二个原理: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这个原理论及如何决策的问题。作者以是否上大学的决策为例告诉我们,作出决策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第三个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个原理论及对现有行动计划作微小调整的决策。人们可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的量(边际量)来作出决策。作者举了两个例子:①作出是否多上一两年学的决策,要比较其边际利益(一生的更高工资和学习的全面享受)和边际成本(学费和上学时放弃的工资)。②航空公司在飞机即将起飞时降价出售机票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其边际成本仅仅是每一位额外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而已,而其边际利益远远大于边际成本。第四个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个原理论及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作者举了三个例子论证这个原理:①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就会因消费成本高而少吃苹果,而苹果园主就会因为出售苹果的利益高了而雇佣更多工人摘售苹果;②对汽油征税,消费者考虑到成本问题就会开小型、节约型汽车甚至放弃私家车而坐公共汽车;③自从汽车都装上了安全带,车祸的次数反而多了,这是为什么?因为有了安全带,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而开慢车要多消耗驾驶员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驾车者就更快更放肆地开车。本文所论述的是比较深奥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但我们读起来却感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是因为作者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列举人们熟悉的事例,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那些经济学原理。文章还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使得文章层次清楚,便于读者捕捉主要信息。15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节选)[美]格里高利·曼昆人们如何作出决策①(节选)[美]格里高利·曼昆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②取舍。比如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他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他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他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他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小时,他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大炮),以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外国入侵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还有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注解①节选自《经济学基础》(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有删改。作者格里高利·曼昆,美国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等。②[权衡]权,秤锤;衡,秤杆。权衡,比喻考虑、估计、衡量。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

文档评论(0)

Allin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