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同步练习(解析)20222023学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下.docx

4、《灯笼》同步练习(解析)20222023学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下.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4、《灯笼》同步练习(解析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下

4、《灯笼》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燎原(liáo)领域(yù)焰火(yàn)

B.皎洁(jiǎo)褪色(tuì)斡旋(wò)

C.点缀(zhuì)锵然(qiāng)马前卒(zú)

D.怅惘(wǎng)幽悄(qiāo)焚身(fén)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B.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

C.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

D.元宵节,“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他们往往对身边挂满灯笼的世界不以为然。

4.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却是人们生活的__________品,__________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__________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A.必需记载慰劳B.必须承载慰劳C.必需承载慰藉D.必须记载慰藉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中考百日誓师”活动,使河源市一中的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了。(删除“通过”)

B.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调换位置)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D.两会期间,广东代表认真领会并阅读广大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案。(“领会”与“阅读”调换位置)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B.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C.《灯笼》一文中,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表述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在《灯笼》一文,从不同的方面表述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7.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古代社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如春社、秋社、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百姓)等。

B.“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指对尊长探望、问候。古时“归”指女子出嫁。《大道之行也》中有“男有分,女有归”,《诗经·桃夭》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句。

D.灯笼从古至今不仅仅是宫廷官员们的普通用品,而且也是普通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古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朝廷会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即是对元宵佳节盛大场景的描写。

8.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

二、语言表述

9.吴伯箫的文字富有生活的气息,多用具体名词将童年往事,风俗人情娓娓道来。请选择一个物品,参考以下语段,仿写一段话。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幸运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