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金、钯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编制说明.pdf

银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金、钯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金、钯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2022】22号文件精神,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11月

3日于厦门召开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银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金、钯

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制定工作由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牵头起草和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察院参与起草,落实了验证单位及各项工作时间进度要

求(会议纪要见有色标秘【2022】22号),该项目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计划编号:国标委【2022】22号T-610),项目周期为24个月,项目计划完

成年限为2024年。

1.2制定背景

随着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开放,银锭交易中质量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准确测定银中金和

钯极为重要。目前的国家标准方法(银化学分析方法)只测定了铜、铋、

GB/T11067-2006

铁、铅、锑、硒、碲个杂质元素,实际贸易需求中,银中杂质元素的含量是影响产品质

7

量和冶炼价值的重要因素,其检测需求在生产和贸易中备受关注。各检验机构一般按照

2007年发布实施的GB/T11067系列银化学分析方法对其中成分进行检测,但该系列标准方

法没有金和钯的测定方法,现需增加银中金和钯分析方法。

1.2.1目的和意义

1.2.2项目的必要性阐述

《银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金和钯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

配套银化学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而起草的产品分析检测标准。

金和钯是贵金属。金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

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钯是航天、航空、航海、兵器和核能等高科技

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也是国际贵金属投资市场上的不容忽略的投资

品种。金和钯的市场价格远高于银。

银是贵金属中相对便宜的一种金属,除用于饰品、货币外,还广泛应用于照相业、电

子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国内独立银矿资源的较少,大部分是伴

生银矿,主要伴生在金、铅、锌、铜矿床,也有镍、钨、锡、钼等矿床。铜、铋、铁、铅、

锑、钯、硒、碲是纯银中的主要杂质元素,通过调研金钯元素也有测定需要。随着银市场

的开放,银锭交易中质量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准确测定银中金,钯极为重要。银中杂质

1

元素的含量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冶炼价值的重要因素,其检测需求在生产和贸易中备受关注。

但GB/T11067系列标准方法没有金和钯的测定方法,现需增加银中金和钯的分析方法,以

满足各检测机构对统一的检测依据的需求,以满足国内国际交易的需求。

1.2.3项目的可行性阐述

该方法通过多项条件实验,精密度、回收实验均达到要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法已广泛应用于其他物料。

1.2.3.1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金、钯的银屑,测定范围为:金0.0002%~0.050%,钯:0.0002%~

0.050%。

1.2.3.2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银市场的开放,银锭交易中质量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准确测定银中金、钯极为

重要。银中杂质元素的含量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冶炼价值的重要因素,其检测需求在生产和

贸易中备受关注。各检测机构需要统一的检测依据,国内国际交易的需求,都急需银中金、

钯的分析方法,但GB/T11067系列标准方法没有金和钯的测定方法,现需增加银中金和钯

的分析方法。

1.2.3.3国内外标准情况

银中的金、钯检测方法现还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予以规定,国外也无此类标准方

法。目前一般的银中金、钯分析方法主要参考粗银、银精矿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是与银的产品标准配套的检测分析标准,该方法的建立,填补了银标准化检测

分析的空白,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完善银标准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的检测方法,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使我国全面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