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恩来1.提出问题,他是谁?2.回顾中国近代史,与周恩来有关的史事有哪些?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同时兼任外交部长,以非凡的才能、智慧与精力,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的、怕帝国主义,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据材料,请用几个词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特征?周恩来认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是怎样的呢?特征:屈辱外交: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和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敌视友好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开展外交。“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周恩来“它”指什么?它的签订有何意义?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这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49——1953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统计表年交国家109195119521953100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对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与缅甸总理握手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周恩来访问缅甸时,缅甸总理吴努发表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周恩来访问印度依据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有哪些?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在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就中国而言: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2)对世界而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并逐渐成为其基本准则。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上,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地位:地位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结果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意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观看视频:总结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会前、会上都遇到了哪些困境?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尼。台湾特务机关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11人遇难。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