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VIP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24年1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5分)

(一)(13分)

1.默写

(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4)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中,常常会进入“得意忘言”的境界,那一刻恰好印证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二)(22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醉翁亭记(节选)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①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3)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4)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②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注释]①同院:指与欧阳修同在翰林院供职的人。②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

2.甲词作者(人名),乙文作者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和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恰当的是(???)????

(1)不久夕阳挂在西山上。

(2)人们知道从太守游玩中获得乐趣。

(3)大家尝试写下其中一件事。

(4)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

A.(1)(3) B.(1)(4) C.(2)(3) D.(2)(4)

4.“何”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谁;B.什么;C.怎么样;D.为什么。为下列句子中的“何”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填字母):

(1)今夕是何年()

(2)内翰云何()

5.“旷达”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甲词和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旷达”的一句分别是:“”;“”。

6.以下主张与丙文中欧阳修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写作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夸大。

B.写作要言简意赅,绝对不可啰嗦。

C.文章应发乎真情,无需刻意求新。

D.文章应追求内容深刻而字面浅显。

7.黄同学读了丙文后,将乙文最后两句改写如下。请对他的改写进行评价。

同其乐,述以文,庐陵欧阳修。

二、现代文(35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

①据报道,某贫困县领导,竭诚尽力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受到群众好评。但遗憾的是,每完成一件工程,领导即要立碑以记,并亲拟碑文。由此引出群言纷纷,石碑虽起,口碑却降。由是想到碑的本意,试略为一辩。

②碑者从石从卑,取坚用谦。本意是以坚石刻记要事,以期久远,所以立碑之时总是思之又思,酌之再三,心也惴惴,手也颤颤,不知后人将会作何评点。碑即是“备”,既已上碑,就为历史所备案,不由人易。何敢草率,何敢张扬。在盛行立碑的封建时代,若行此事,往往也要廷议公论,毕恭毕敬。当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念及近百年来无数英烈为国捐躯,特决定于天安门广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座,并议请周恩来总理亲题碑文。周恩来受命之后,诚惶诚恐,闭门三日,潜心练字,抄写多遍,才完成现在碑上的这通文字,但他却坚辞不题名落款。这是何等的胸怀和品德。

③碑者背也。一背,指所书之事已背人而去,属事后之论。碑,最早是古人在下葬之时立于墓坑两侧的系绳引棺之石。后来就顺便将死者的事迹刻于其上,再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记事之碑。可见其本意是盖棺论定,后而书之。二背,指所言为他人、他事,是背对背,不是面对面,更不是自说自。现在某些地方官忙于为自己树形象,争虚名。工程甫定,碑身即起,水泥未干,墨色已干,行匆匆,急慌慌,如赶早集。争立石碑之外,又有争出书者,争登报者,花样翻新,不厌其烦。唐时白居易知杭州,为民修堤,后人感其功,立碑曰白堤;宋时苏东坡又知杭州,再修一堤,后人又念其功,立碑曰苏堤。假如当年白居易、苏东坡都自磨一石,曰白曰苏,立之湖畔,也许早已被埋于污泥,没于尘堙。

④大功无碑,大道无形。你看历史上有多少功德碑、记功铭都已湮没荒草,踩入泥土,而那些为民族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虽无碑无铭,甚至无墓无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初中试题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