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3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需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的要求:1·野外实习记录

野外现场地质记录要求详细清晰,客观如实反映地质露头点实际情况。每日记录整理。野外采集少量标本,编号。

2·编写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1·矿物与岩石

2·底层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4·外动力地质作用

5·简单的工程问题

进程路线安排:(一)三台洞—燕子矶—门坡

地层:震旦是一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灯影组,幕府山组,仓山组,白垩系浦口组,第四系下蜀组

构造现象:沿江断裂及其他断层

岩溶现象:溶洞

风化作用及崩塌现象

长江流水地质作用:江岸冲刷河漫滩,江心洲

观察点:观泉亭——观澜亭——御碑亭——酒樽石——门坡

(二)老虎山—绣球公园—石头城

地层与岩石: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砺岩,细砂岩,粉砂岩,下蜀土

构造现象:断层,节理,层面

斜坡块体运动现象:滑坡,崩塌

岩石风化现象

观察点:老虎山南坡——明尊石——马大脚脚印——小桃园明城墙——鬼脸城——支护结构

(三)栖霞山

地层:五通组,栖霞组,象山群

岩溶现象:石芽,溶沟,竖井落水洞

河流作用:长江河床,河漫滩

观察点:彩虹明镜——钟楼——舍利塔——品外泉——玉冠峰(纱帽峰)——桃花扇亭——天开岩——碧石亭,叠浪岩

地层及岩石组合

三台洞的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是最老的地层。本组岩性主要为灰白,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白去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白云石化含核形石灰岩,顶部夹硅质页岩。总厚度258米以上。南京幕府山的灯影组与上述不同,主要岩性为藻白云岩,条纹状藻球粒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总厚度大于227.7米。目前幕府山所采白云岩运往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作为炼钢的重要熔剂原料。

观澜亭的地层:为白垩系浦口组。浦口组常出露于山麓或低矮丘陵地带。可分两部分。下部紫红及紫灰色为主夹有紫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常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厚度100米以上。上部以紫红色为主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以及砂砾岩。厚度大于10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门坡的地层: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下蜀组。其分布广泛,常形成基地阶地。下蜀镇出露的岩性为黄色带红的泥,细砂及粘土,其中常含灰质结核。产腹足类化石。本组在南京附近沿江一带发育最好。厚度20米左右。南京燕子矶汽车站附近剖面可为代表,分二段岩性:上段灰黄色黄土质粘土。结构颇紧,垂直节理良好,故常以大块柱状体崩解。钙质含量较高,常呈拳头状结核出现。透水性较好,古土壤痕迹较差,具铁锰胶膜,孔隙发育。下段棕红色粘土结构紧密,粘性较大,常多具铁锰胶膜。崩塌后呈不规则的棱状块。透水性较差,古土壤痕迹甚为显著。与下伏雨花台组呈假整合接触。

舍利塔附近的岩层:为侏罗系象山群。其命名地在南京南象山及北象山。是陆相河流和湖泊沉积,分布于南京南象山,北象山,钟山及江宁县张冲村石佛庵一带。象山群与下伏黄马青群呈假整合接触,有的地方(如栖霞山等地)为不整合接触。

钟楼附近的岩层:为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二叠系分布范围广,露头良好,化石丰富,分二统四组。栖霞组命名地点在南京栖霞山,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为主。可分为四个岩性段:臭灰岩段为深灰色及黑色厚层生物微晶灰岩。具沥青质,击之有臭味。偶见燧石结核。底部见灰黑色页片状泥质生物灰岩和青灰色中,薄层微晶生物灰岩互层。共厚65米。下硅质岩段为黑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微晶灰岩,见腕足类碎片。厚约10米。栖霞灰岩段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灰岩及生物微晶灰岩。燧石结核较多,成层排列。化石丰富,产蜓类。厚80米左右。上硅质岩段为黑色纹层状生物微晶灰岩及燧石岩。栖霞组总厚度约150米。与下伏地层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

三.地质构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