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及其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CACNAIG基因:17q21在男性病人家族(maleprobands,MO)中被发现与孤独症显著相关Ⅲ。CACNAIG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CACNAIG可调控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与其他和孤独症相关联的基因一起负责调控细胞内外的钙离子。而钙离子可激活脑部神经细胞.细胞内外电解质离子的不平衡会导致神经突触连接时过度活跃,从而导致与发育障碍相关问题。第27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神经递质相关基因与神经递质相关的基因,既包括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关的基因,也包括与递质受体有关的基因。目前已知孤独症的发病主要与谷氨酸、γ-氨基丁酸、催产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相关。第28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谷氨酸相关基因SLC25A12基因:SLC25A12基因为Ca2+依赖性线粒体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AGC1)基因,位于2q24区域。所编码的AGC1是线粒体特有的蛋白质,它的异常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及ATP的合成,从而间接地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在孤独症患者中也发现有线粒体功能异常及部分呼吸链的阻断。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段与孤独症显著相关。第29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γ-氨基丁酸相关基因GABAA和UBE3A基因:染色体15q11-13包含了一组与哺乳动物神经正常发育密切相关的印迹基因,主要包括GABAA和UBE3A。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组(GABAA)它主要负责编码GABRB3、GABRA5、GABRG3受体亚单位。γ-氨基丁酸为兴奋性神经通路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并且在神经发育的早期就有表达。UBE3A它是位于15q11-13的另一个基因,来源母系,主要在人类的大脑中表达。来自母系的15q11-13基因的重复或过度表达,会造成15q11-13相关孤独症。第30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与催产素释放相关CD38基因:催产素不仅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及产后乳母产乳;还广泛作用与大脑边缘系统,对依恋的形成、社交、认知功能都有影响。许多研究均显示,催产素神经通路异常可以解释孤独症的许多方面如重复行为、认知障碍、神经发育的改变等。其受体基因OXTR位于3p25.3。研究表明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段rs2254298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有关。而CD38作为一种细胞膜糖蛋白,在催产素的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38基因位于4p15,其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相关。第31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突触形成和突触功能基因及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基因突触是连接神经元之间的桥梁,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结成网,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储存。在大脑发育的早期,突触迅速形成和成熟。无用的突触被剪修掉。而且突触的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形成的基础。研究发现一些突触功能基因异常及其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基因异常与孤独症显著相关,表明,突触稳态异常是孤独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第32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神经配蛋白家族(Neuroligins)与Neurexins家族:基因NLGN3/4,SHANK3均属于神经配蛋白家族,NRXNI及CNT-NAP2属于Neurexins家族。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改变突触功能,而导致智力迟钝、典型的孤独症或Asperger综合征。NRXN-NLGN-SHANK通路与突触中兴奋和抑制电流不平衡有关。第33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与突触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基因:CDH9和CDHIO基因:位于5p14.1;编码细胞黏附分子-钙黏蛋白。全基因关联分析发现两个独立的欧裔孤独症家系群体与这两个基因相关,涉及到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rs4307059最显著。CNTN4基因:此基因属于轴突相关细胞黏附分子超家族(AxCAMs)中TAG-1/F3亚群中的一员,位于3q,在形成、维护神经网络的功能和可塑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孤独症家系中发现CNTN4基因的缺失和重复和拷贝数变异。第34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脑器质性因素脑结构的异常是造成孤独症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海马、杏仁核、胼胝体、小脑以及颞叶和额叶皮层功能障碍是导致孤独症各种异常行为的主要脑生理机制。第35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孤独症患者的掌管高级推理能力的大脑额叶明显大于常人大脑额叶,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过量的大脑灰质及细胞间轴突索。患有自闭症的儿童2岁以前大脑生长速度异常的快,并且出现原因不明的炎症迹象。第36页,讲稿共5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孤独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