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检测卷.doc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检测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

一、《曹刿论战》

〔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齐师伐我〔〕〔〕牺牲玉帛〔〕再而衰〔〕

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可以一战〔〕

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惧有伏焉〔〕

齐师败绩〔〕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望其旗靡〔〕

小惠未徧〔〕肉食者鄙〔〕又何间焉〔〕

〔三〕指出以下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2、公将鼓之〔〕

〔四〕指出以下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

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

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

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

7、再而衰古义:今义:

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9、必以情:古义:今义:

〔五〕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彼竭我盈,故克之。

1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六〕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体史书,表达的是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1、用原文语句答复以下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表达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8〕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9〕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10〕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12〕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14〕能表达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1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

〔16〕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以下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9、读了《曹刿论战》这那么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二、《鱼我所欲也》

〔一〕、根底知识

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四书〞指:。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

3、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⑴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⑷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