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精选模拟题(含满分范文).docx

2024年高考作文精选模拟题(含满分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2024年高考作文精选模拟题(含满分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背诵,而且语文、历史等学科考试中也有理解文言文的相关试题。有些学生对此颇有微词,有的说:“文言文是古代的东西,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平时交际根本用不着,学它干什么?删掉多好!”有的说:“现代精品佳作不计其数,这些就足够我们学了,何必学文言文?”还有的说:“一个世纪之前,陈独秀《新青年》就已经倡导白话,反对文言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

这些看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显然它们是较为偏颇的。请你针对以上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是有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内容,这既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紧紧相连,同时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紧紧相连。材料提供了三种较为偏颇的看法:

一、现代生活交际用不着文言文,不必学;

二、现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着学文言文;

三、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人反对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学习文言文。

第一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违背了联系的观点,割裂了历史,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第二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文言文对现代人的重要作用;第三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从表面看待历史现象。所以在写作中要针对上述三种看法作深入分析,揭示其错误之处,同时要提出正确的看法。

行文思路:可以把“现代生活交际用不着文言文,不必学”“现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着学文言文”“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人反对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学习文言文”这三个观点作为行文中批驳的靶子,分别驳斥,揭示出错误之处,同时要提出正确的观点,应该学习文言文,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能更好的理解文言知识,获得内化文化精神,指导我们为人处世,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立意:

1.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活水。

3.我们应该接受古代文言精华的陶养。

传统古诗文,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在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课上奋笔疾刷数理化习题;也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拼命修炼所谓的文言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答题技巧;更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看古文”的困惑,提出“古诗文阅读有没有必要”的疑问……而我认为,中国传统古诗文滋养中华儿女的心灵,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古诗词,学习文言文。

首先,传统古诗文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没有缺少美。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袁宏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温润清新之美。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长空万里的广阔美。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张岱“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韵致。

传统古诗文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其次,传统古诗文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阅历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执着;“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命运本是无常,追求长生固不可得,唯有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以乐观、旷达之心胸看待世间万物。

传统古诗文是座桥梁,是我们与先达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当我们与传统古诗文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之,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文的价值。

传统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它能表现其他语言难以完美表现的意境,正因为如此,中学生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该自觉学习传统古诗文,并汲取其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权威文档定制旗舰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可以为大家量身定制各类考试试卷,知识大全,总结,计划,报告等。如需定制可随时联系我,确保质量,价格优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