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课件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异览登高景,同抒家国怀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

【教学设想】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登临之作。诗人杜甫、王安石虽登临之地不同,所见之景不同,但皆为雄浑开阔之景。诗人伟大的胸怀与眼界才有了笔下如此壮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在写景以及情感上的异同,从而领悟诗人伟大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登临诗的特点,反复诵读,从意象入手,体会意境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深入把握两首诗的情感内涵。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在鉴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4、理解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文情怀。

活动情境: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古人常常会在登临山、亭、楼、阁、台等地时,会因自己种种原因而情思涌动,由此赋诗兴叹,抒发自己的胸怀。我们把这样的诗歌叫做“登临诗”。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异览登高景,同抒家国怀”的诗词研讨会,引领我们感受文学作品中登高远赋的魅力。

走近两位伟大诗人: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王安石: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学习活动一:识登临之诗

登临诗一般创作思路是:

1.登临何时何处?

2.目见何景何物?

3.生发何感何怀?

4.为何生发这样的情感?

【自主探究】根据创作思路,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登岳阳楼》写作背景:

?公元767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金陵怀古》写作背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词作抒发了金陵怀古之情。二十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兴起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思考:这两首诗在写作背景上有何相似之处?

当时,国家正处于忧患时期。一个动荡不安,一个积贫积弱。

学习活动二:赏登临之景

师:那么,诗人登临的所见之景又是怎样的?

任务一:我来绘景

请细读两首登临诗,选取诗句中的意象,为这两首诗分别绘登临图景。

《登岳阳楼》: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营造雄浑壮阔、博大深远的意境)

《金陵怀古》:千里江水、簇立翠峰、归帆、残阳、酒旗、彩舟、白鹭等(营造了雄浑开阔、苍凉肃爽的意境)

任务二:我来赏析

请选择写景的句子进行赏析(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角度)

赏析《登岳阳楼》的“坼”与“浮”(感受炼字之妙)

抓住《金陵怀古》的“画图难足”,进行诗句赏析。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比喻)

归帆去棹,酒旗斜矗(借代)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动静结合,色彩鲜明)

……

师小结赏析的角度如下:

比喻。千里澄江如白练,青翠山峰像箭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江蜿蜒澄澈,山峰峭拔堆聚有致的特点。

用典(化用)。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之句,写出了江水澄澈平静的特点。

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远近交错。“澄江”“翠峰”“归帆”是远景,“酒旗”“彩舟”是近景,“白鹭”是远景,时空交错,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注意绘色。“练”“翠峰”“残阳”描画景物点染色彩,使画面色彩明丽,景象开阔高远。“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壮丽的金陵风景图。

师展示两幅图,分别为洞庭山水图、金陵晚秋图。

小结:说说这两首诗在登临之景上有何相似之处?

(雄浑开阔)

为何两位诗人笔下的登临之景能如此雄浑开阔?

(胸怀、眼界)

学习活动三:感登临之情

诗词研讨会: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学生自主探讨,填写下表)

感登临所抒之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色,都引起了诗人的情思,请说说你从诗中哪个词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思?

《登岳阳楼》“涕”

《金陵怀古》“叹”

从《登岳阳楼》看杜甫的情怀

诗人为何流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结合诗句分析,可知: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

从《金陵怀古》王安石的怀古情

诗人为何而叹?

怀古诗中,有人抒发个人遭际,有人感叹朝代兴替,作者在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