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pdf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能力提升试卷A

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南曲之祖”指的是()

A.《张协状元》

B.《荆钗记》

C.《琵琶记》

D.《拜月亭记》

【答案】C

2、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答案】D

3、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不包括()。

A.真实性

B.重要性

C.显著性

D.趣味性

【答案】A

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答案】A

5、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答案】C

6、创作讽刺喜剧《一只马蜂》、《压迫》的剧作家是()

A.丁西林

B.李健吾

C.陈白尘

D.田汉

【答案】A

7、在现代小说家中,对象征和写实关系长期进行创作探索的作家是()

A.老舍

B.丁玲

C.沈从文

D.王统照

【答案】D

8、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是()

A.《贺拉斯》

B.《熙德》

C.《西拿》

D.《熙德的青年时代》

【答案】B

9、下列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最低质量控制要求中,()不属B级。

A.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

B.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C.砂浆拌合方式为机械拌合

D.砂浆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答案】D

10、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A.东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托名苏武、李陵的几首“苏李诗”

D.东汉乐府诗歌

【答案】B

11、以下哪本著作是“原予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作()

A.《论不存在》

B.《物理学》

C.《九章集》

D.《物性论》

【答案】D

12、五四时期,广泛地反映了人生各种问题,如婚姻恋爱、教育、就业、家

庭、儿童、妇女、社会习俗、人生意义等等问题的小说,被称为()

A.人生小说

B.社会小说

C.问题小说

D.伦理小说

【答案】C

13、“他从什么地方来啊?”中的“啊”应读()

A.yɑ呀

B.wɑ哇

C.nɑ哪

D.nɡɑ啊

【答案】A

14、()“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

B.1945

C.1980

D.1989

【答案】C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C

16、舌面、后、高、圆唇元音韵母是()

A.ɑ

B.o

C.u

D.ê

【答案】C

17、“唱一唱”中的“一”应读()

A.阴平

B.阳平

C.去声

D.轻声

【答案】D

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答案】A

19、就两校的学生人数看,A、B两校都比C、D两校规模大,要断定E校的学

生人数比D校的学生人数多,就需要加上条件()。

A.E校的学生人数比A校多

B.A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C.E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D.C校的学生人数比E校少

【答案】A

2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答案】C

21、宣告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标志是()

A.邸报

B.手抄新闻

C.铅印新闻纸

D.印刷术

【答案】C

22、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答案】D

2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

D.懂得人民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