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及其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预防的9条建议: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分开很重要,猪肉烹饪至71℃以上,可以完全杀死猪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第17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N1-N9)。猪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已从猪身上分离到四种主要的亚型:H1N1、H1N2、H3N2和H3N1。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传播,但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第2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发现:2009年3月18日开始,墨西哥陆续发现人类感染、死亡病例。2009年5月2日加拿大联邦卫生官员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加西部艾伯塔省一猪场的猪身上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猪受这种新病毒感染。中国卫生部于五月十一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第3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最新疫情统计汇总(截止2009年8月31日)中国内地H1N1甲型流感疫情:共确诊3398例,全国共确诊15559例;世界各国H1N1甲型流感疫情:全球已超过209438人感染甲型流感,已造成2185死亡。

第4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表现: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七天。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第5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第6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甲型流感的诊断一、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1、密切接触者发病前7天内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的人员;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国家或地区,也包括曾到过明确有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社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第7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和RT-PCR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第8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高危病例:高危病例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妊娠妇女;4、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5、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