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0001).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PAGE1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赵进平(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是我国专门从事北极研究的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极地考察和研究,为极地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4年,赵进平作为首次南极考察队员参加了南大洋的考察。1995年,他作为7名队员之一参加了民间组织的我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考察,靠滑雪到达北极点。1999年他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此后,他还参加了2003、2008和2010年的北极考察。最近十年,赵进平依托科技部和极地办的项目,组织中国海洋大学的飞机支持的加拿大多年冰区考察(2010),北极海雾考察(2014),以及两次北欧海考察(2014,2015)等4次北极考察。此外,赵进平努力推动12个国际合作航次,他本人参加了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组织的北极考察8航次。他迄今15次前往北冰洋考察,具有丰富的极地考察经验。

随着北极科学的发展和对北极考察的强烈需求,赵进平除了开展传统的物理海洋学观测之外,不断创新性发展北极考察的方法和手段。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光在海冰中侧向衰减的概念,并设计了埋入式观测方案,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开发了冰底光学观测仪器,并依据仪器的数据获得了可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他提出并推动系留气球携带的海雾光学剖面观测,成为国内外独创的海雾观测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和1个973项目的支持,并获得了极地办南北极考察专项的支持。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参加国家的北极考察和国际合作北极考察,取得了丰富的考察成果。他和团队的师生在北极物理海洋学、海冰物理学、海洋和海冰光学、北极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冰海耦合数值模拟、卫星遥感等方面发展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对北极科学有整体性的布局,努力推动对未知区域和现象的考察,成为勇于拼搏、知识广博的北极学者,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北极科学家。他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100余篇,有些论文在JGR、JPO、JRL、DeepSeaResearch、Tellu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

他努力推动北极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中国的北极科学与国际接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由此当选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下辖的北冰洋科学理事会(AOSB)副主席,是第一个由欧美以外的人担任的职务。他作为中方代表积极参与多个国际合作科学项目和计划,担任国际北极变化研究中国秘书处的秘书长。他本人与美国、加拿大、挪威、韩国的极地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建立了通畅的国际合作渠道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赵进平长期担任博士生导师,每年保有的研究生数量在10-15名之间,10年来培养了博士毕业生18人,为国家极地研究机构输送了人才。他领导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他每年多次参加社会组织的北极报告会,传播北极知识,为青少年认识北极,建立对北极的兴趣做了大量工作。

赵进平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北极的考察和研究,而且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思考我国北极科学的长远发展,在极地办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对我国的北极观测网建设北极西北航道的发展战略、北极科技发展战略、维护和拓展北极科考权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撰写了4篇极地战略研究报告,发表了多篇科学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论文。赵进平还作为北极专家参加国家海洋科学领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为繁荣我国的极地科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二、程晓(北京师范大学)

1、极地现场考察工作足迹广泛,成绩显著。

格罗夫山考察。2005-2006年,程晓为开展卫星遥感的地面验证,奔赴南极内陆400公里处的格罗夫山地区。这里被称为暴风雪频繁、裂隙遍布的“魔鬼地带”。他历经艰难险阻,在冰盖和陡峭的岩石露头上安装了11台雷达角反射器,为卫星在地面安装了“对话装置”,实现了对极地复杂冰川运动的连续监测,成为我国极地遥感开创性的大事件。

测绘冰穹A。2007-2008年,程晓带领测绘小分队克服高寒缺氧、软雪带等重重困难,采用创新的“后处理差分GPS”技术成功快速地完成了在冰穹A中心区域(海拔4000多米)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选址测绘任务,在冰穹A地区驾车行进1000多公里测绘了400km2的高精度冰盖地形图,为我国2008年底启动建站提供了急需的基础数据,该成果获2012年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程晓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同时考察过格罗夫山和冰穹A两大内陆地区的科学家,对南极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外,2013年起先后三次进入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和格陵兰地区考察,深入了解北极地区。

2、极地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2004年程晓参加工作时,欧美科学家已成功将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两极研究,而此时我国极地遥感研究还几乎出于空白,是我国极地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程晓立志改变这一切

文档评论(0)

175****4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