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鱼我所欲也优秀.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31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为了尊严宁死不受施舍的例子。(正面举例)(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的例子。(反面举例)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2)“乡”和“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指出“今”的做法为“失其本心”。第32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舍生取义——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应舍生而取义。(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2、孟子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又是怎样论述观点的?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进行道理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总结第33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34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关于孟子鱼我所欲也优秀第1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以民为本”,实行“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2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3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关于孟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断织教子”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4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读准字音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乡xiàng第5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第6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想要也放弃选取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7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大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8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超过,胜过比所以做苟且偷生厌恶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原作:陈小玲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9页,讲稿共48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