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考向研判命题预测课件—2024届广西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pptx

第三部分 考向研判命题预测课件—2024届广西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2)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3)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②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

③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点押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地广人多的中国,“家”之概念下基层社会的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材料二在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治理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的组织机构,他们的首领人员恰恰就是各地的士绅。如县议(事)会、参事会、城镇乡议(事)会、董事会、乡董(佐);各县的教育、警务、实业和财务等四类局、所、县、区、乡保卫???等地方保卫机构;教育、警务、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区乡行政机构;各地乡村长副、正佐等村治组织;农会、商会、教育会等社会自治团体等。于是曾经是以“士”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权威在地方自治的制度演变之下,逐渐开启了“士绅权绅化”和“绅权体制化”的合法性空间。可见,此时的士绅已非传统社会中的威望型人士,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占有公共组织和权力机构的权绅。特别是他们在主持基层社会的公共事务时,已经不是源于他们曾经所具有的无形的社会声望,而是“大多已具有成文的法律依据”。

——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

意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基层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试图通过行政救济和收容措施来缓解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1723年,英国议会通过立法规定各教区可设立“济贫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放任理论认为对贫困劳工不宜帮扶过多,因而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英国越发走向“贫困之路”。1942年,英国颁布《贝弗里奇报告》,报告探讨了“摆脱贫困之路”,指出,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报告着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福利体系。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但英国的贫困问题仍持续恶化。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等;材料二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发挥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活力。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发展进程相一致: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扶贫、减贫成效,之后经历了普遍救济式扶贫到区别对待的区域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最终确立了发展式扶贫。以福利分配为导向的贫困治理,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致富能力的发展意义上的分配制度,而不是“托底式”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

——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等;(1)根据材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