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CT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与鉴别诊断定位:前上纵隔诊断与鉴别诊断:胸腺瘤(侵袭性?非侵袭性?)淋巴瘤残留胸腺纵隔型肺癌畸胎瘤

手术与病理手术经过:麻醉后,正中劈胸骨进胸,探查胸腺瘤为侵袭性生长,与无名静脉、膈神经及主动脉粘连,予以行大部分肿瘤切除,但有少量肿瘤组织与血管神经相连无法切除,充分止血,置左侧胸腔置引流管,关闭胸腔病理描述:(左上纵隔)灰白色不整形软组织4块,,较大者和最大者切面均可见一灰白色肿物,2.5cm×2cm×1cm-3.5cm×3.5cm×2cm,肿物切面灰白色,实性,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最大者切面较细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左上纵隔)最大者考虑为A型胸腺瘤,较大者及其余组织考虑为侵袭性B2型胸腺瘤,建议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正常胸腺20岁以前为软组织密度,随年龄增长,腺体逐渐萎缩,60岁时几乎全部被脂肪组织替代,其间可夹杂残存胸腺小体

概述胸腺肿瘤是构成胸腺的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包括: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间叶来源肿瘤组织起源和分化:胸腺瘤:胸腺上皮(内胚层胸腺上皮干细胞,定向干细胞)胸腺内分泌肿瘤(神经嵴和胸腺上皮)淋巴瘤:T细胞、NK细胞发育场所,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胸腺疾病

临床特征高峰年龄40-50岁常见部位:前上纵膈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伴发疾病:重症肌无力及许多全身性疾病

胸腺瘤病理特征1/3坏死、出血、囊变1/3侵犯包膜和邻近结构生长缓慢侵袭性远处转移罕见

临床分期(Masaoka-koge)T1:包膜完整T2:侵犯包膜至周围结蹄组织T3:肿瘤侵犯周围脏器T31:手术可切除组T32:手术不易切除组T4:肿瘤伴有心包或胸膜扩散

影像学作用X线片:正侧位片能发现大多数胸腺瘤,但是不能发现早期小肿瘤CT:能发现普通胸片不能发现的胸腺瘤,尤其对于浸润型胸腺瘤,准确率较高MR:主要用于判断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X线表现偏侧性前纵隔肿块非侵袭性:边界清楚、边缘光滑侵袭性:与肺交界面不规则膈肌升高(膈麻痹)、胸膜结节(胸膜转移)、心包积液

CT表现前纵隔肿块边缘光滑或呈分叶状轻中度强化,均匀\不均匀强化囊性病变里出现软组织结节--提示该病变是囊性胸腺瘤而非先天性囊肿钙化--细点状、沿包膜线条状、肿瘤内粗大钙化

非侵袭性胸腺瘤与侵袭性胸腺瘤

肿瘤侵袭性依据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瘤内囊变、坏死、多灶性钙化可有轻度强化胸腺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前正中线上,可偏一侧或突向两侧纵膈胸膜侵犯胸膜种植:胸膜结节肺侵犯:瘤-肺界面可见肿瘤侵犯而引起毛刺影或小片影心血管侵犯:肿块与心脏大血管分界不清,+C后可见心脏大血管被挤压、推移、包绕心膈角区和腹腔淋巴结转移

非侵袭性胸腺瘤圆形\类圆形实质性肿块有包膜,边界光滑,密度均匀肿瘤-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多为突出型、平坦型、凹陷型轻中度强化与周围分界清晰,脂肪间隙显示好

以下表现提示胸腺瘤可能性较小纵膈淋巴结广泛转移胸腔积液肺转移

MR表现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与脂肪信号相近)压脂像有助于区分肿瘤与周围脂肪囊变、坏死、出血敏感瘤内纤维分隔和结节:表现为低信号,有助于囊性胸腺瘤与先天性囊肿鉴别肿瘤的包膜和瘤内纤维分隔提示肿瘤侵袭性较低

谢谢

谢谢!

文档评论(0)

173****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