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pdf

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

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他是怎样教育子女

的呢。看看下面的书信作文吧。

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篇1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

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

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

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

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

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

《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

现堪称典范。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

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

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

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

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

‘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

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

环交互着用去”。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

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

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

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天,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

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

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中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

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

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

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

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

这也是一种“中国式传家”。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

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

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

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相比于课堂成绩,梁漱溟更在意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

教育”。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

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

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

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梁启超家教助成长家风家教书信作文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雨细无声,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

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

禁涌现出爸爸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妈妈

生怕我在课堂上走神,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教育课”,讲一些经典

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

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爸爸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上学的经历,告诉我:“现在的年

轻人没有几个能坚持下来的。你要从小学会能自力更生,否则不能干

成什么大事!”爸爸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

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

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年级,快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

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

可分割的关系。妈妈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教育课”,爸爸

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

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

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