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中的羌年祭祀仪式研究羌年祭祀仪式与艺术以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为例.docx

羌族文化中的羌年祭祀仪式研究羌年祭祀仪式与艺术以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中的羌年祭祀仪式研究羌年祭祀仪式与艺术以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为例

云南省56个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最早的成形文字甲骨文有古羌人的记载,在武乙时期,卜辞说:“甲辰,贞,来甲寅,又伐上甲羌五,卯牛。”《说文解字》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羌民族分布在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贵州省,核心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共有309,576人。

一羌锋村山坝,下溪村

羌锋村正是羌族核心区域汶川县绵虒镇的一个小村寨,被誉为“西羌第一村”。它位于岷江西岸,簇头沟旁,都汶高速公路出口处。南离成都126公里,北距县城威州22公里,与绵虒镇隔河相望,距离绵虒镇2公里。寨的周围:东面与岷江对岸的高店村相望,北紧连高东山、和平村。南与小坪寨毗连(藏族),西与克约寨接壤,一条溪水从寨中穿过汇入岷江。寨子四周的高山:东面为东山刳儿坪,南面有马里山,西面为终年积雪的雪隆包山(海拨5313米),是全寨祟敬和祭祀的最高神山,北面为高东山。

羌锋村,现有村民187户、784人,既是一个以羌族为主的民族聚居村,又是完好保存羌语和家神崇拜的民俗村寨。现今,它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古朴的羌式石砌民居、传统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精美的挑花刺绣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如此,羌锋村更是藏羌文化走廊的一处重要节点。寨内有释比、竹口弦、羌绣、羌房建造、推杆竞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二十余人。1996年,中国文化部授予羌锋村“中国民间羌绣之乡”的称号,1997年,费孝通先生为其题写了“西羌第一村”字样。

二羌年的习俗

羌年,羌语称“日美吉”,即欢乐吉祥的节日,现称“尔玛节”,是羌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日子。羌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有过春节的习俗,他们称其为过大年。如此一来,羌族便将过羌年称为“过小年”。以前,羌年的时间并非一致,一些地方在正月举行羌年庆典,一些地方在八月份举行,还有一些地方在十月份举行。对于羌锋村而言,过去是每年八月份举行羌年。十月初一进行羌年,是北部羌区的习俗。后来,不论羌区何地,当地政府统一将羌年定在农历十月初一举行。于是,羌锋村的羌年庆典也改为农历十月初一。

为什么羌年是农历十月初一的这一天?它是有一定依据的,相传秦汉以前已经形成。羌族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耳相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羌年的习俗,源于羌族的史诗《木姐珠》。据说阿巴木比塔的小女儿木姐珠,喜欢上凡间羌族年轻男子斗安珠,并执意下嫁斗安珠。下界时,她的父母将树种、粮种和牲畜作为其嫁妆。木姐珠下凡后,很快繁衍了人类,树种变成了森林,粮食连年丰收,牛羊肥壮。木姐珠感念父母的恩德,把丰收的硕果摆在原野,向天祈祷,这天恰好是十月初一。此后,年年如是,最后演变成为今天的羌年。上述是羌年来源的一种说法。也有说,古羌人以羊角卜推算时日计羌年,秦汉以前羌人使用的太阳历(夏历),农历十月是夏历的一年之始,喻义辞旧迎新。羌年的大型祭祀仪式大概可分为三个内容,即还报天愿、祝祭禳灾降福和庆吉,分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及节日欢庆活动。

羌年期间,正逢粮食丰收完结之际,其宴会亦称“收成酒”。这天羌族村寨节日气氛浓郁,男女老少身穿新装,不出远门,团聚在家中蒸“瓦达”吃,即一种用荞面做成半月形肉馅大蒸饺,有的则用面粉做成形状各异的祭品,最为常见的是牛、羊、鸡等形状的祭品,用此祭拜祖先和天神。喝砸酒、吃猪膘肉、跳欢快的“萨朗”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过年期间,禁止一切劳作,更不允许杀生打猎。传说天神“木比塔”曾点化羌人过年,所做的食品要着上颜色,且将这些物品供奉于火塘之上,或带到山上在集体载歌载舞后分而食之,或互相馈赠、分享。

解放前,羌族地区有着各种集会,正月上九会、龙灯会、二月观音会、三月娘娘会、五月防虫会、六月龙王会、十月牛王会或者羌年等等,其中以羌年、祭山会、封山会最为重要。不过解放之后,许多集会被看作是封建迷信活动,故而被禁止举行。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羌族的一些集会节日才得以恢复。1987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正式成立,是年恢复羌年。1988年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四县在凤仪镇举行了第一个羌年庆祝会。10月,阿坝州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羌年放假的通知》,羌年期间全州放假两天。2006年,羌年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在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间委员会上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