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因素对英语庭审语篇选词的影响.docx

语境因素对英语庭审语篇选词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境因素对英语庭审语篇选词的影响

模糊限制语言是语言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语言交流资源。“没有模糊限制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语言”。(Skelton,1988:38)在不同的语域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要求也不尽相同。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构话语,庭审语言向来以准确、严谨、具体著称。在庭审中,语言的选择往往会对最终的审判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语言的选择对于庭审参与者来说至关重要。事实上,在庭审这一语域中,运用模糊限制语来准确、谨慎、礼貌地陈述事实或者观点是庭审参与者为达到自己的说话目的而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策略。

本文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以美国辛普森案的庭审记录为语料对庭审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加以分析,以期揭示在庭审语境中庭审参与者选择模糊限制语主要来顺应哪些因素。

备受世人瞩目的辛普森案的审判持续了497天,因而被人称为“世纪审判”。为了分析的可操作性,本文只选取了该案审判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控辩双方庭审对抗阶段(theadversarialphase)的庭审记录,包括开庭陈述(openingstatements)、讯问证人(witnessexaminations)和总结陈词(closingarguments)。所有语料皆来自JackWalraven的网站。1

1.0模糊限制语的应用研究

模糊限制语(hedge)一词最早由Lakoff引入语言学领域。Lakoff(1972:195)认为“模糊限制语就是那些改变事物模糊程度的词语”。随后几十年里,国内外不同学者从逻辑、语义、语用、认知、修辞等多方面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例如,Channell(1980),张乔(1998),伍铁平(1999)等从逻辑、语义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做了系统的阐释;BrownLevinson(1987)基于合作原则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分类,并从礼貌策略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做了分析;何自然(1990),陈治安、冉永平(1995),庞建荣(2007)等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论述;Hyland(1998)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书面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分类研究;Rosch(1978)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模糊限制现象进行了分析;赵秋荣等(2011)对英语原创与英译汉文本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实证研究。也有些学者对庭审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分析。例如:O’Barr(1982)认为模糊限制语是作为一种弱势语言在庭审中出现的;Krouglov(1999),Hale(2002)等在研究庭审译员(courtinterpreter)的语言时提到了关于模糊限制语的运用;Jacquemet(1996),Heffer(2005)在研究庭审话语时也曾涉及模糊限制语。

纵观国内外研究不难看出相关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大多是理论基础方面的静态研究,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域中的应用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有些学者关注了庭审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2.0诉讼模式:模糊限制语为庭审语篇中不同低

Verschueren(1999:55-56)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在受语言内部或者外部因素的驱动下有意无意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不仅可以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选择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来达到在一定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多种可能的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相互关联的本质属性。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的属性;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的或者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进行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基础上做出的;顺应性是指使人类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性。(同上:59-61)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分别对语言选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以及为什么选择进行了解释。这三种语言属性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虽然Verschueren使用顺应性作为研究的参考点,但是没有变异性和商讨性,顺应性也就没有内容可言。以顺应性为起点,Verschueren从语境顺应、结构对象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角度对语用描述和解释进行了研究。事实上,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是一种把语言与认知、文化和社会联系起来考察语言使用的综观论。顺应论的价值在于它为从语用学视角研究任何语言现象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具体话题研究方法的构建提供了指引。顺应论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语言选择的生成机制、动机及功能。显然,顺应论为研究庭审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提供了合理的视角。

基于顺应论和前人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分析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模式:

与以往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不同,本研究把模糊限制语看作是在庭审语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