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的国内外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形势和应对策略.ppt

上汽集团-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的国内外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形势和应对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五种颜色代表这五次冲击波,第一波2007年2月-2007年8月;第二波2007年8月-2008年1月;第三波2008年2月-2008年5月;第四波2008年5月-9月;第五波2008年10月-11月美国三大目前可能会引发第六波*金融市场的多米诺,使得投资银行业崩塌房地产--信贷--金融--实体经济,链条在不断传递*CDO:次贷担保债务凭证,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CDS:信用违约掉期,即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我们掌握的信息和目前的宏观估计,并在不断变化,给大家作参考。*GM通用汽车F福特汽车TM丰田汽车HMC本田汽车DAI戴姆勒DJI道琼斯指数*丰田是受到影响最小的一个汽车公司通用是受影响最大的汽车*丰田1000+人,最新消息*全球0.9%,发展中国家4%,中国7.5%(世界银行预测)*2003年至2007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分别为34.21%、15.50%、13.54%、25.13%和21.84%,2009:10millionvehicles,PC5.9-6mio.,*由于控制投资及紧缩银根,2008年中大型车市场明显下滑。*一、整车市场持续发展。98-05年中国整车市场增长率为17.4%,同期全球仅为2.8%,至2010年中国整车市场有望维持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为零部件发展带来更大空间。成熟汽车市场中,整个行业利润中,零部件约占20%比重,服务市场利润约占60%。成熟市场中,零部件行业收入规模要大于整车,整车与零部件收入规模比例约为1:1.7,而根据2006年,我国零部件行业、整车行业收入分别为5272亿元和8114亿元,整车与零部件收入比例为1.54:1,可见,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零部件市场发展增长空间巨大。二、2006年我国零部件行业收入、利润增速分别为34.71%、46.79%,比整车分别高出7.85、2.62个百分点;伴随着新的“整-零”关系提升,零部件行业在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新车和售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利润来源具有多层面性的背景下,零部件行业自2004年显现的收入、利润增速高于整车的趋势有望延续。三、成本优势是我国零部件行业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06年零部件出口金额为210.72亿美元,出口收入在行业总收入占比为32%,远高于整车行业,未来随着跨国公司加强在华采购,其占比有望维持在30%左右。出口品种更加丰富,出口的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出口比例有所增加。四、我国零部件行业政策明确鼓励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和并购重组。如几个主要政策: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6年12月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及《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中均对鼓励零部件制造厂商融入跨国汽车集团全球采购体系;鼓励零部件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并购重组形成数家大型零部件集团;支持在关键领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出口秩序,形成有序竞争等方面给出了明确鼓励意见。目前可以统计的我国零部件制造企业共6000多家。国内整车企业的整合重组为有条件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组建大型零部件集团的机会。*一、“重主机轻零部件”的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在汽车行业中存在,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从“六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投资额大体上仅相当于整车投资的30%,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3的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由于一直以来的从属地位,国内零部件企业不仅要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而且还要消化由整车厂转嫁过来的成本,这压缩了零部件企业的盈利空间。更重要的是,使得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基本没能力在技术研发上有什么突破。国内多数零部件企业的开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1%,而国外企业一般都达到了3%至5%,技术密集型企业还要高。二、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全球规模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超过70%已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已超过1200家。中国零部件产业始终被外资零部件厂商所控制。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已经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有人估计,外资企业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的份额已达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企业控制的市场份额高达90%。国内厂商只能做国外整车厂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而无法进入整车的配套体系。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现象很严重。整车合资有政策规定,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但零部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现在外资企业就通过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工厂来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