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设计(1)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设计(1)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读书:目的和前提

教材分析

《读书:目的和前提》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它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在于强大的说理能力、严密的逻辑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也略显枯燥。

教学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会筛选并整合信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黑塞名言导入

1.我们作为人的任务是:在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中,在远离兽性接近人性的路上前进一步。

2.凡是竭尽全力趋向中心的人,凡是努力趋向真实的存在、趋向完善境界的人,外表看来总比热情者要平静得多,因为人们并不总能看见他们灼热的火焰。

3.哪怕最不幸的人生也会有阳光明媚的时光,也会在沙砾石缝中长出小小的幸福之花。

4.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5.有权力的人毁于权力,有钱人毁于金钱,奴才毁于卑躬屈膝,寻欢作乐的人毁于享乐。

6.你的内心总有一处宁静的圣地,你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

7.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

二、文学常识:

1.作者:

①简历:赫尔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

②代表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③评价:德国作家、诗人。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黑塞一生不在乎世俗,一心追求自我实现,他的文字朴素笨拙没有废话,却有着直戳人心的力量。

2.黑塞的诺贝尔颁奖辞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3.随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三、写作背景

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四、内容研读:

任务活动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2)读书的目的:获得真正的修养。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2.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之一——研读世界文学。

第二部分(3-7)读书的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3.认识自己,凭爱好阅读。

4、5.读书的前提-个性或人格的追求。

6、7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证明。

第三部分(8)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

任务活动二精研课文内容

1.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思考,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修养”?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真正的修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修养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思考,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有哪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作者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参加社会实践等。

②“最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