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表现手法 教学PPT课件.pptx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表现手法 教学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表现手法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

借古讽今(杜牧《泊秦淮》)

比兴(关关之鸠,在河之洲---)

象征(落红不是无情物)

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乐景写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托物言志(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虚实结合(曹操《观沧海》)

直抒胸臆(断肠人在天涯)

动静结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直抒胸臆(断肠人在天涯)

【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全词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借饱受摧残、香气不改、精神犹存的梅花,抒发自己虽历经艰辛,屡遭排斥,仍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表现手法的辨析以及作者情感的分析。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历经艰辛、屡遭排斥)坚持高洁志行;不媚俗,清真脱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2-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C.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雪之洁白,梅之清香;“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表述有误;

故选C。

【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诗的结尾很有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答案】

示例:诗的结尾运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贤士的典故,抒发了官军全体将士忘身报国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及诗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是:为报答国君招纳重用贤才的诚意,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君王血战到死!“黄金台”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不畏生死,面对战争毫不畏缩,将士们愿意为了国家统一,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同时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愿以死报国(立志报国)的决心。

【4-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在“品经典”环节,你们小组准备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参加品诗分享会。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小丽准备从整首诗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角度分享品诗感悟,请为她写出分享内容。

【答案】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

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还将两行泪,遥客海西头”两句含蕴深情。将思乡怀友之情表达得极其诚挚动人。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情感分析。

表现手法。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本诗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写了诗人在山中黄昏时听见猿鸣,颇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感;“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猿愁”“风鸣”都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月照一孤舟”,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这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

思想感情。全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