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3.4-2021腾冲红花油茶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docx

DB5305T 63.4-2021腾冲红花油茶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ICS65.020

B38

DB5305

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63.4—2021

腾冲红花油茶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2021-09-01发布

2021-09-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05/T63.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

——DB5305/T63.1—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DB5305/T63.2—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DB5305/T63.3—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DB5305/T63.4—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DB5305/T63.5—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

本文件为第4部分。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所确定的技术指标按绿色食品A级标准执行。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华、黄佳聪、杨晏平、谢胤、王生进、万晓军、杨晓霞、赵江萍、周娟、李

归林。

II

DB5305/T63.4—2021

引言

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栽培种之一,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及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保山是腾冲红花油茶原生分布区,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市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的历史达350年以上。在前期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本文件的制定,规范我市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苗培育、丰产栽培、病虫害调查及防治、茶果采收和分级技术标准,实现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文件使用者需求不同,《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工作。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适于苗木经营和管理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生产和管理。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适于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经营管理。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方法,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适于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茶籽采收和质量分级,有利于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生产经济效益。

1

DB5305/T63.4—2021

腾冲红花油茶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调查及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调查方法、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调查及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病虫害种类

指由病原物(包含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支原体、线虫等)、有害昆虫和螨类等危害,引起树体长势衰弱、果实品质和产量降低,对生产造成损失的各种生物因子的总称。

3.2发病率

表示林中某种病害的发生程度。发病率(%)=[调查病株(枝、叶、果)数/调查总株(枝、叶、

果)数]×100。

3.3病情指数

表示病害发生严重程度的指标。一般将调查单株病害等级分为3级~5级,每级代表值为0~5。病情指数=∑(各病级株数×该病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代表值)×100。

3.4有虫株率

表示林中某种虫害的发生程度。有虫株率(%)=(调查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5虫口密度

表示林内平均单株(或单位面积)的活虫数量。单株平均虫口密度(头/株)=调查总活虫数/调查总株数;单位面积平均虫口密度(头/m2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