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ppt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资料的类型数值变量:定量资料分类变量:定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之间有程度的差别,且排列有序.(等级资料)无序分类:(计数资料)二项分类多项分类变量的转换:定量定性连续型计量资料离散型计量资料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第一节统计描述一.描述指标(相对数)1.率(rate):说明一定时间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单位:%,‰,1/万,1/10万2.构成比(constituentratio):说明事物内部构成,或各部分所占百分比,单位%3.相对比(relativeratio):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常用率比例11-1某研究者2000年对某校的初中生进行了近视患病情况调查,试计算各年级近视患病率和构成比及三年级和一年级患病率的相对比.年级检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构成比相对比一年级44267二年级42868三年级40574合计127520916.39100.015.1632.0615.8932.5318.2735.411.2二.应用相对数时注意事项1.分母不宜太小2.率和构成比的区别3.样本含量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值不等于几个率的算数平均值4.对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5.率的标准化6.两样本率进行比较时应进行假设检验三.率的标准化1.基本思想: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指标的影响,采用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标准化率,使得出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2.计算方法:直接法:已知各年龄组的实际发病率,用标准人口数或标准人口构成进行计算间接法:标准化死亡比(SMR),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的比3.率的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计数资料统计推断一.率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样本率和总体率或样本率之间存在的差异,称抽样误差.率的抽样误差用率的标准误表示.(?porSp).(p=阳性率,1-p=阴性率)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查表法:当n≤50,样本率p接近于0或1时,该资料服从二项分布,用查表法估计总体率可信区间p?u?×Sp1.正态近似法:np和n(1-p)5条件:n足够大,样本率p或1-p均不太小时,即例11-2为了解某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某研究者在该地人群中随机检测了该地200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3.5%,试计算标准误并估计95%和99%可信区间.95%可信区间:3.5%?1.96Sp99%可信区间:3.5%?2.58Spn=200X=7,P=3.5%例11-3某医生用A,B两种药物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药治疗74例,有效68例;B药治疗63例,有效52例.问两种药物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别?处理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A药6867491.89B药52116382.54合计1201713787.59H0:?1=?2H1:?1≠?2?=0.05三.两个率比较的u检验当np和n(1-p)≧5时样本率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u检验(一)检验步骤: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H0:?1=?2H1:?1≠?2α=0.052.选择检验方法,计算u值3.确定P值,判断结果(二)资料设计类型样本率与总体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