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读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感1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当下时值高考刚过,顷刻之间此题更是风靡每个角落,无论茶余还是饭后,大街还是小巷,城市还是农村,男女老少都将此题搬到了桌上。近日闲来无事,翻阅了凌志军先生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感慨良多,感触颇深!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之下,*的教育便千篇一律的盯上了分数,而孩子自然而然便成为一个个由学校和家长一起打造的精美零配件,同时都寄希望于这些零配件予以走向成功。孩子们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乐的同时,倍受煎熬。于是乎,青少年儿童轻生的、离家出走的、仇视父母师长的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都浮出了水面。于是乎,儿童心里专家多起来了,学校心里诊室增设了,医院呼吁必须给孩子解压了。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罗列了一个个普通孩子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成为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家的成功案例,以此来说明在人们眼中的神童只是一个*凡得不能再*凡的孩子,他们许多都出生在贫寒的家庭,没有显赫的身世,与我们大多数孩子一样拥有着正直朴实的`父母的爱。同中求异,他们拥有极高的情商,他们的童年都很自由、快乐,他们都有自己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他们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想要什么。

在此,又回到我们的教育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2000后的孩子,他们在做什么呢?

早在妈妈肚子里时,他们必须完成每日的胎教;幼儿园里,父母们争先恐后,上午音乐、下午舞蹈、周六钢琴、周日英语,孩子们每天像赶集一样,而家长则不遗余力。小学了,书包基本不用背,得用两个轮子在地上滚着走,瘦小的双肩无力承爱沉重的书本负荷。八、九十年代里那些个美好的童年已被老师和家长们剥削得所剩无几。放眼一看少年宫,培训社,双休日、寒暑假必定成为最热闹的一隅。

“我的童年有一个梦想,能像白天鹅般舞动在台上,我想让我的孩子完成我未能实现的梦想。”

“我家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能完整的唱好些歌,我想让她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同样的三岁,张家的孩子能背唐诗三百首里好些诗了,我家孩子也要赶紧学了。”

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了自由!为着这些父母们的梦想,父母们的喜好,他们得不到尊重,更不能向权威呐喊:我想要!我决定!我喜欢!

自古代起,科考成为我们所谓的国粹后,分数,也便决定了每位孩子的命运。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广州一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因考试考了98分,极度郁闷,家长也称压力大,我不禁为孩子抱屈。分数,当然能代表一孩子在书本上的学习成绩,我想问,综合素质呢?思想品德呢?孩子的情商如何呢?统统都没有,唯有分数高,便能博得父母、老师的莞尔一笑。

凌志军先生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跨过了未必万事大吉,未过的并不代表着失败。”就拿现在的高考来说,每年六月份,整个*就像应对一场早已备好了的仗,这场仗的参与者不仅仅是高考生,更多的是父母,老师,同时也包括国家的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家长们更是摩拳擦掌,陪考到最后一科。所以有社会评论家们说:高考,不知道是高倒了孩子还是考倒了父母!

凌志军先生说:“并没有发现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孩子与日后的成才有必然的联系”。可是在我们父母和老师的心中,排队文化与状元崇拜是几乎每个家庭乐于谈及的一件事,甚至有些家长总会这样要求孩子,如果考不到第一名,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学习已经让很多孩子都觉得,我不是为自己学,我是为了我的父母和老师而学。

我们强烈呼吁教育的多元化,按部就班的过坎制度让孩子苦恼,让他们不堪重负。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在一条流水线上教育出来的孩子,被习题、试卷、分数、名次紧紧的包围得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想,也便丢失了特性。

多年前,80年代的我们这批人,在经过家长和老师严历的教导后,有部分便在高考这个坎上成功的跳进了大学校门。回头发现,大学不是我们所想的伊甸园,想学的东西没有学到,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消磨了4年宝贵的青春,也耗费了父母含辛茹苦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现在想想,用四年读大学的时间来学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或许比现在更有用处!这就是我们一成不变的教育所留下的诸多遗憾。

一个八岁的男孩,在他四岁的时候,父母便发现其模仿能力很强,对音乐节奏挺有感觉,并能跟着电视上有些音乐起舞,其母说:“让这孩子学舞蹈吧”。其父说:“男孩子,学啥舞蹈,这是女孩子做的事,要学就学蓝球,游泳”!孩子本人挺喜欢跳舞的,有时随便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我们都觉得娴熟至极。后来,这孩子被少年宫的舞蹈老师相中,并表示可以破例收一名男孩,然而,父亲的话已根深蒂固深入他心,再感兴趣也还是放弃了。

我们不能改变教育,但我们可以改变对教育的态度!我只想告诉全天下的父母:每位孩子都是神童,都是天才,但是需要每位家长作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