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解读.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解读

(2023年);

指南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威

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CVD(如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

成的40%以上。;

指南背景

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干预研究证据充分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

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还提示,其他含有载脂蛋白B(ApoB)的脂蛋白,包括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及其残粒,以及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

也参与A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发布后,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明确了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系;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和降脂新药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的应用,可使LDL-C水平降低50%~70%,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再度证实了更大幅度降低LDL-C可带来更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该指南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进行更新,旨在指导临床实

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防治。

考虑到人群血脂合适水平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不同,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

群中,可视为“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因此,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

南”。;

·I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或有效的治疗或操作,推荐使用。

·Ⅱ类: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治疗或操作。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治疗或操作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治疗或操作,不推荐使用。;

要点提示

(1)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血

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以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加最为明显。

(2)ASCVD??(极)高危人群的降脂治疗率

和达标率较低,亟需改善。;

与2015年的数据相比,2018年高TC血症年龄标化患

病率增高近1倍(从4.9%增至8.2%)。高LDL-C血症患

病率也持续上升,2018年≥18岁成人LDL-

C≥4.1mmol/L的比例为8.0%,而2010年和2015年

≥18岁成人LDL-C≥4.1mmol/L的比例分别为5.6%

和7.2%。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高TC血症患病率也明

显升高。2012年全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

儿童和青少年调查显示,5.4%的儿童和青少年有高TC

血症(TC5.2mmol/L),较10年前升高约1.5倍,;

儿童中高TG和低HDL-C血症则更为常见。提高公众

或ASCVD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则是ASCVD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核心策略。

2012~2015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35岁成人对

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仅为16.1%。对于ASCVD高危人群和ASCVD患者,防治重点是提高降胆固醇药物的治疗率和LDL-C的达标率。在一级预防的ASCVD高危人群中,降脂药物的治疗率仅为5.5%;在已患ASCVD

人群中,降脂药物的治疗率为14.5%,LDL-C达标率仅

为6.8%。;

要点提示

(1)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成分主要包括胆固醇和TG。

(2)血液中胆固醇和TG主要存在于脂蛋白中,包括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lipoprotein,IDL)、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和Lp(a)。;

表1脂蛋白的物理及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的脂蛋白,密度最低,主要成分是TG。正常人空腹

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白色混浊,称为“乳糜血”。

2.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

约占50%~65%,与CM一起统称为TR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友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