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pdf

农牧交错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0卷第10期干旱区研究Vol.40No.10

2023年10月ARIDZONERESEARCHOct.2023

DOI:10.13866/j.azr.2023.10.16

农牧交错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党慧,荣丽华,李伊彤,赵名君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要: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及粮食产地,探索其“三生”空间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对生态脆

弱区国土空间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用地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

究2000—2020年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区呼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呼

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整体动态变化平缓(0.02%~0.04%),生态、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空间趋减,生活、其他生产空间

增加。(2)2000—2020年呼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城区外围生活空间侵占农牧业生产空

间,土默川平原及北部、东南部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生态空间相互转换;(3)研究区生态、农业生产、牧业

生产空间在前10a相互转化剧烈,2010—2020年有所减缓;生活、其他生产空间呈净转入状态并在后10a突增。(4)

平均坡度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0.24~0.4),产业发展、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规模对当地空间格局

影响较大,精细化治理背景下,政策引导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词: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农牧交错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

1978年以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我特性,运用指标量化测度、土地利用归并、功能分级赋

[1]

国城镇化率从17.6%上升至2022年的64.72%。城分等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

[12][10]

市人口膨胀加剧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人类对支持,并将“三生”空间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影

[15]

土地功能需求日趋多元,致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响因素、优化策略等方向结合进行深入研究;有

[2-3]

在有限的国土面积内冲突激烈,空间功能失调严学者运用主成分分析、RDA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

[4]

重桎梏了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三生”空间演变法探析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不同尺度研究区“三

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地利用发展机生”空间演变的影响[9,13-14]。总体来讲,现有研究成

制,对构建“三生”协同发展格局、完善国土空间治果涵盖全国、城市群、省市县、乡镇、特色地带等尺

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度,对生境脆弱、空间异质性显著的农牧交错区关

“三生”空间是人类开展生产生活活动和生态注较少;研究者大多基于地类主导功能探究“生产-

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相互转化关系,缺乏对特定地

以主体功能为导向,共生融合,相互制约。当前,相域某类空间的针对性分类与深入研究。

[5-6

文档评论(0)

你就是我的小鱼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