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18页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VIP

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18页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文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酒文化渊源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人嗜酒?李白、王翰、欧阳修、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

1.体会古体诗的韵律特点。2.品析诗歌的遣词造句和意象选择。教学目标3.结合陶渊明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寄寓的情感。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家境没落,出身微寒。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二十岁入仕,痛感世道的险恶,人生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出仕”、“入仕”间徘徊。四十一岁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早年生活仕宦生涯隐居生活

一起一落二起二落三落三起四落四起28岁任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归家,后被召为江州主簿,不就。33岁任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因桓玄阴谋篡权,陶再度失望。401年,借母亲去世,丁忧归家,闲居三年,田园避世。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因时局动荡,再度辞官。40岁为彭泽县令。未满三个月即弃职归隐。

成语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官场政治腐败,最终选择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隐居后。为酒后即兴而作,大多直抒胸臆,对世事的感慨。《饮酒》其五是组诗中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饮酒》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组诗。一共有二十首,多为酒后即兴之作,都用“饮酒”命名,大多直抒胸臆。今天学的是第五首,体裁是五言诗,咏怀诗。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闹。问我为什么能如此,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就僻静了。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喧嚣扰攘的尘世。如此,这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运用景物衬托的写作手法,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不能。“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自然的意趣,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鸟儿结伴而归。画面: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借景抒情,动静结合,静的是云气,动的是飞鸟,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写出了南山黄昏时云气绯红、鸟结伴归巢的优美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自在心境。山间的云气。傍晚。象征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

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说明恬静安适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点明全诗主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无车马喧情景交融悠闲自得心远地偏采菊悠然日夕,飞鸟生活宁静内心恬然闲适自在生命真谛

问君何能尔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心远地自偏2.《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

文档评论(0)

最新试卷真题【首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最新中小学试卷真题,原版教辅电子档,校网通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