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与制造工艺.pptx

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与制造工艺.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造技术部焊装工艺科

发布人:刘伟2011年8月;;一、厢式汽车概述;普通结构厢式汽车;二、厢式汽车总体结构与设计

1、目前,厢式汽车大多是在二类货车底盘基础上,安装一个独立封闭的车厢

而成。

车厢为典型的全封闭式结构。根据需要,车厢一般设置有后门或侧门,厢内装有通风、采光和信号联系等设施。车厢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晒、防尘、防盗等功能。

按驾驶室的型式不同,货车可分为长头驾驶室式和平头驾驶室式两种。前者

车厢而积利用率较低、空气阻力系数较大;后者车厢面积利用率较前者有明显提高,外形较协调。装有导流罩的平头驾驶室式货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小,适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厢货基本结构

厢体是由顶盖、底架(包括副车架纵梁、横梁)、前围、后围(后门框)、左右侧围六大块组焊而成。

3、厢体布置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质心高度满足GB7258-87规定 静态空载下:bmax≥35°

改装后,总质量:ma≤ma0,

轴荷:G1≤1.03G10;G2≤1.03G20

足够的装载容积,装卸方便;尽量减小厢体高度,降低重心,提高 汽车行驶稳定性; 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三、车厢与底盘连接方式

1、车厢与底盘的连接实际上就是将车厢底架(副车架)纵梁紧固在底盘的纵梁上。一般同时采用角铁连接与传统的U型螺栓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通常,连接用U型螺栓的直径D≥16mm,螺栓安装间距以1000-1500mm为宜。U型螺栓的长度应在设计时根据底盘纵梁

、车厢纵梁和中间垫木三者高度之和确定。;四、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1、车厢外廓尺寸:参照相关的法规和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应从车辆用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方面考虑,以便提高运输效率。;五、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1、厢货材料选择

在材料截面积相等和壁厚不变的条件下,抗扭能力如下:;2、骨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加工方法

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井”字形的矩形框架。首先将组成车厢的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骨架分总成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七、车厢内饰

1、车厢内饰板材要求

插接厢货车厢内饰一级采用人造夹层板制作.以减轻车厢自重。

2、截面形状;3、车厢门设计要求

车厢一般设置后门,这样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交通安全

。对于较长车厢还应考虑增设侧门。车厢门的形状一般采用矩形平面结构。后门开启方式有单开式和对开式两种。侧门宽度一般在1200一2000mm内选取;4、门、窗涉及相关密封条的设计要求

密封条的设计车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灰尘和雨水渗入车厢,因此,对密封条提出以下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密封可靠;

②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以保证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③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即在-40一50℃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

,均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④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⑤便于成型和装配。常选用如VAG4—543—67黑色橡胶作为密封条。;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1、关键零部件采用冲压工艺

为了保证厢货产品生产的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设计及加工制造过程中

,尽量采用标准件及冲压件,尽量杜绝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差异。;2、采用先进制造工艺及工具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根据厢货实际生产量及生产条件,奥铃工厂厢车生产采用流水线作业操作方式,通过人工推送传送,总装下线设有淋浴室,厢板分布在总装线两侧,总装共分9个工序;分装区分为小件焊接区(主要焊接锁杆总成及门框总成)和车门组装区(组装车门)及底板焊接区(主要焊接底板总

成)。采用气动铆接工具,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3、厢货生产工艺流程;4、优化厢货内部线路布局

为了确保布置在厢货内容电源线安全可靠,同时要求美观隐蔽及方便后续维修等,在对电源线进行布置时,结合生产现场实际

情况,特采取相关工艺,对电源线进行系统化布局。;5、整体厢货转运防护

为了确保装配完毕的整体货箱磕碰划伤,在对厢货整体转运吊装时,采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杜绝厢货由于采转运及装厢过程

中,对厢货产生磕碰划伤。;6、淋雨检查

为了确保生产完毕的厢货密封性良好,在厢过工艺规划时,特在厢货下线处,规划厢货淋雨检测线,确保及时检测厢货密封性;工艺要求每台厢货必须进行淋雨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确保发往奥

铃工厂整车库的厢货车辆都合格。;7、厢货生产基本工装;8、防锈工艺;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183****1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