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件:语文屈原列传复习课.pptx

高中课件:语文屈原列传复习课.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教师:孔德珺《屈原列传》复习课(二)学校: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年级:高二年级学科:高中语文(统编版)名师金课

《屈原列传》复习课(二)

一、课文回顾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篇传记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合传。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两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都是才高气盛,都是因忠被贬;两人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课文的节选部分按照事件顺序,叙述了屈原一生的主要事迹,凸显其以爱国、志洁为核心的思想品质,抒发了作者司马迁对屈原热烈的赞颂之情。

二、知识梳理(一)知体例列传,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后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司马贞《史记索隐》

屈原境遇屈原所做的主要事情楚国命运形象特点任图议国事,以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强盛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疏作《离骚》正道直行,志洁行廉绌进谏怀王,请杀张仪,勿会秦王;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一篇之中三致志衰弱受骗于张仪,绝齐,伐秦失败,楚大困;诸侯共击楚,怀王受骗,客死秦国忠贞爱国迁行吟泽畔,自投汨罗品行高洁死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二)析形象借助表格,梳理屈原的生平,分析屈原的形象特点。

屈原遭际时代背景屈原自身周围人楚怀王、顷襄王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靳尚、郑袖楚国:强盛—衰弱—灭亡

1.巧于构思,精于剪裁文章将屈原的命运置于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表现,展现出屈原的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凸显了屈原对于楚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现了屈原在楚国衰亡过程中的无力感,寄寓了浓重的悲剧意味。2.对比鲜明,反面烘托楚国的内外交困是君王的昏聩以及上官大夫、子兰、靳尚等的谄媚奸邪造成的,他们从反面烘托了屈原过人的才智、高洁的品格与爱国精神。3.叙议结合,一唱三叹文章或寓评于叙,或夹叙夹议,或篇末总评;叙中寄情,议中寓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赞颂、同情、悲叹之情。(三)明特色思考:《屈原列传》与一般的人物传记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三、重点解析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太史公对屈原之死百感交集。请结合课文及屈原的作品思考:屈原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他为何要选择怀石投江?(一)回到历史现场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的选择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志向信仰身份屈原怀石投江:生不逢时的偶然个人选择的必然……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毛泽东精神丰碑薪火永传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屈原列传》“传”“评”结合,字里行间情感丰富,所以有人称之为“史太公之变调”。请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并结合《屈原列传》第3段、第12段思考:为什么作者对屈原倾注了如此丰富的情感?(二)感悟作家深情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