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变与不变详解演示文稿.ppt

血液科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变与不变详解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科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变与不变详解演示文稿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优选)血液科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变与不变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指南的变迁2010年2012年2012年2013年IDSA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ASCO恶性肿瘤成年患者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的抗生素预防及门诊管理指南NCCN肿瘤相关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V1)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目录1指南介绍2一线经验抗菌药物的变迁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目录1指南介绍2一线经验抗菌药物的变迁FN定义病原体分布风险评估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抗菌药物的调整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一、FN定义*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500细胞/mm3,或48小时内预期ANC减少至<500细胞/mm3发热:指单次口温测定≥38.3℃(101℉),或体温≥38.0℃(100.4℉)持续超过1小时2010年IDSA指南1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0.5×109/L,或预计48h后ANC<0.5×1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0.1×109/L发热:指单次口腔温度≥38.3℃,或≥38.0℃持续超过1小时2012年中国指南2中性粒细胞缺乏:ANC<500细胞/mcL,或ANC<1000细胞/mcL但48小时内预期ANC减少至<500细胞/mcL发热:指单次口温测定≥38.3℃,或≥38.0℃持续超过1小时2013年NCCN指南4中性粒细胞缺乏:指外周血ANC<1.0×1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0.5×109/L;极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指ANC<0.1×109/L发热:指口腔温度或鼓膜温度≥38.3℃,不排除其他研究略有差异的发热定义(核心温度≥38.0℃)2012年ASCO指南3*ANC,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4):e56–e93.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8):693-696.JClinOncol.2013;31(6):794-810.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二、病原体分布*常见革兰阳性病原菌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2010年IDSA指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属(包括VRE)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12年中国指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注:仅2010年IDSA指南和2012年中国指南指出了常见细菌病原体*①我国血液病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逐渐上升,预防用药的广泛使用使得革兰阳性菌感染变得更为普遍;②值得重视的是,我国耐药性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属在FN患者中引起的感染数量呈增加趋势。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三、患者风险评估应对有发热表现者进行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危险评估(A-Ⅱ)

危险评估可确定经验性抗菌治疗类型(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场所(住院或门诊)和抗菌治疗疗程(A-Ⅱ)。正式的危险分类可使用MASCC评分系统(B-Ⅰ)——2010年IDSA指南

应将危险分层作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治疗开始前必要的工作——2012年中国指南

应采用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系统性风险评估MASCC风险指数评估Talcott评分规则——2012年ASCO指南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3点18分*低危患者2010年IDSA指南包括预期较短(时间≤7天)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无及少有合并症者,适合口服经验性治疗(A-Ⅱ)。2012年中国指南中性粒细胞缺乏预计在7天内消失,无活动性合并症,同时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稳定。2012年ASCO指南MASCC评分≥21或在Talcott的第4组,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考虑为低风险人群。2013年NCCN指南无高风险因素,且符合下列多数条件:门诊患者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jiaman2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