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pptx

21_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3、普遍性目标价值取向

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4、普遍性目标价值与局限

1)缺乏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

2)逻辑上不够彻底、不够完整,教条形式,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3)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容易出现歧义;(二)行为目标取向1、行为目标涵义

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例:提供一篇500字的文章,学生能够找出所有的形容词,并按照三种方式加以分类,90%正确为合格

2、行为目标特点

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3、行为目标价值取向

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的支配,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4、行为目标优势与不足优势:;缺陷:

行为目标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有很大的缺陷

使得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使得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人的学习的主体性则被泯灭了

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不可能把人的心理能力和素养分解

开来培养的

人的很多高级心理素质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具体化;5、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6、“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基本内容认知领域:

知识——记忆(特定事物、普遍事理、方法过程三个亚类)

领会——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

应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分析——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综合——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做判断。;情感领域:

接受(注意)——听听

反应—试试

价值判断——感受、体会

组织——各种价值比较

价值观念个性化???—稳定的价值观;7、“教育目标分类学”基本特征

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内容可以填入这个框架);8、“教育目标分类学”贡献局限与未来方向贡献:

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

创造性的处理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缺陷:

1)三大领域划分,人为地割裂了在人的发展中三者的紧密联系

2)目标分类未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

3)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界限不十分明确

4)层次性不确定

5)超学科性也值得怀疑

未来方向: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标与学生经验的关系;三个领域的关系等方面有待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1、生成性目标涵义

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2、生成性目标特点

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asenseofdirection);3、生成性目标价值取向

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4、生成性目标价值与局限

价值:

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会促进终生学习

局限:

目标不确定性,教学的开放性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无法做到的。

所以只是看起来很美。;(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1、表现性目标涵义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2、表现性目标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在表现性活动中,教师希望提供一个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个人意义。;3、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

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4、表现性目标价值与局限

价值:

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

局限:

难以操作,容易流于形式;三种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比较;三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1、涵义

从空间维度看:

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

从时间维度看:

包括:当下现实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

2、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确定

三原则:

1)民主性原则—谁的需求?

2)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3)教育先行原则—走在发展前头;(三)学科的发展

1、涵义

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科的发展的确定

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

理解世界还是控制世界?

2)什么知识最有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