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docx

江苏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整合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城市整合的空间结构包括带状和集体化。城市集合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城市职能分工和相互协作,建立一整套高效率、高速度、现代化、国际化的交通通信网,强化各组合城市之间及区内城镇之间的联系,提高其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城市集合的实质是由分散走向集中,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占用长江岸线的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和南通等6个省辖市及15个县市,416个建制镇,全区面积24623km2,人口2401万,分别占全省的25.9%和30.2%,城市化水平为51.6%,形成了密集的沿江城市带。该地区是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江苏省社会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城镇最密集的地区。构建沿江地区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沿江地区城市发展特点

1.1江、江南的自然资源环境

沿江地区分为江北和江南两大块,且南北差异明显,如江南社会经济发达,江北则比较落后(表1);江北比江南有更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比如江南的岸线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而江北30%以上岸线资源处于闲置待开发状态;江北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化工、纺织、造船、机械工业为主,江南的电子、医药、生化等现代高技术产业占有相当的比重;江北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仅为

1.2城市联系密切度

沿江地区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基础,自古以来人们在经济文化上的交往就非常频繁,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区域分工明显,互通甚密,市场经济使区域合作的领域更为广泛。我们选择了南京、南通、常州和泰州4个省辖市及启东和泰兴两个县级市作为调研对象,用国内长途电话的通话情况反映城市间的联系密切度。表2显示:各城市之间的每日通话量相当大;南京作为省会及沿江城市带最大的中心城市,同其它城市联系最为密切;长江对南北联动的阻碍作用越来越小,如南通对南京及苏州(11961次)的日通话量甚至高于江北的泰州和扬州;距离已不是城市之间联络的关键因素,如南京离镇江、常州较近,但南京同镇江、常州的通话量却小于同苏州(118340次)和无锡(124324次)的通话量。因此,长江及东西相对较长的距离对构建沿江地区城市空间格局所起的反作用并不大。从过江交通量分析,最高的南京区段日过江交通量达到69507车次,最低的镇扬区段为9044车次1,南北联系极为密切。

1.3沿海沿海地区城市功能的差异性

沿江地区拥有南京1座特大城市和常州、镇江、泰州、南通、扬州等5座大城市、9座中等城市及6座小城市,中等城市偏多,小城市较少,城市结构失衡,规模等级不完善。

沿江地区6座省辖市,城市主要职能有较大的差异性,个别城市的职能虽然相似,但其发展方向却不尽相同,如大都具有旅游城市的功能,但各旅游景点都独具特色。许多县级市以制造业作为城市功能的首选,而各市发展制造业的具体行业选择又不一样,特别是位于同一地区的县市更是如此,有些县级市的功能很有特点,如仪征主要依托仪征化纤特大型企业发展城市;张家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持点;启东则定性为江苏省的海洋开发基地。城市职能的差异性是城市整合的基础。

1.4城市发展现状

沿江地区是江苏省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相邻中心城市间距均在60分钟之内,城市间联系非常方便,城镇密度每万平方千米达到了169.8座,是全省的1.4倍、全国的8.8倍,城市化水平是江苏省的1.2倍。本区城市化已进入相对较为发达的阶段。

1.5大力推进“两网”一体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升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

该区是江苏省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及人均进出口总额都远高于全省均值(图1),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几项主要指标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及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分别是全省的1.4倍和1.6倍。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及328、312国道等全程贯串本区,江北沿江高等级公路、宁通铁路正在修建;长江水道江苏段通航条件非常优越,道宽水深,岸线资源丰富,港口众多,是江苏省的运输大动脉;航空及管道运输基础较好;过江通道迅速发展,南京二桥、江阴大桥已建成通车,南京三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在修建之中,以泰州为起点的跨江大桥和海门(或启东)至崇明岛的跨江大桥正在规划,成为形成南北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通信

网络发达,区域内外通信方便,国际通信无障碍。

2沿江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

江苏沿江地区21座城市可组合形成宁通、宁苏和苏通3条城镇发展轴和宁仪、泰扬及三江3个城镇发展组团。

2.1城镇发展轴系的划分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是沿江地区城市空间格局构建的主要依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已于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该规划构建了南京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