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件: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x

高中政治课件: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单元第4课;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的概括,那么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是静止的?还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离不开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物质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故宫在北京,大雁塔在西安就是如此。这种说法对吗?

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小结;;;现象联系;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原始社会;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先快后慢”。;(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方法论2: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2.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暂时的)

3.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4.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5.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6.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7.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8.规律有好坏的。

(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9.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0.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1.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台风,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的强烈热带海洋气旋,它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光顾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经的路线,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台风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

?A.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人们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谢谢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