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大单元教学课件】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

第3课 古代印度【大单元教学课件】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知讲解哈拉帕谷仓遗址哈拉帕,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南临阿拉伯海,估计占地130万平方公里,呈巨大的三角形,可称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考古学家在此发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青铜器文化遗物,包括火砖建筑、下水道、工具、陶器、艺术品等。有卫城。还发现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迄今尚未完成解读。

史料实证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位于今巴基斯坦)时间为公元前2400年-前1700年,占地260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塔楼。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汲水井等。城市总体规划先进科学,在当时可谓土木工程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很多人将其称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早期文明新知讲解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印度历史进入“吠陀”时代。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时空观念2、国家产生新知讲解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达到鼎盛。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年——前187年阿育王时间:国王: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7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华氏城古史籍记载,华氏城长约15公里,宽约2.8公里,城周围环有宽阔壕沟,护城墙有570座城楼和64座城门。皇宫花园养着孔雀,绿树成荫。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新知讲解家国情怀衰落古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后雅利安人衰落,印度分裂为一个个小国,被正在崛起的波斯帝国攻占,后波斯帝国又被马其顿王国打败。印度文明由此没有持续下来,亚非四大文明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4、文明的湮灭思考:你认为古印度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时空观念雅利安人入侵说:雅利安人入侵使城市遭到破坏,居民大批被杀,余者逃散,城市荒废。天灾说:由于地震或特大洪水而致使印度河流域文明毁灭。环境说: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不利于居民生存,迫使居民向周边及恒河流域迁徙,造成文化衰亡。新知讲解史料实证古印度的主要文明成就宗教文字数学——阿育王石柱——阿旃(zhan)陀石窟印章文字阿拉伯数字佛教建筑星移斗转,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三)文明成就——泰姬陵新知讲解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印度卡斯特体系。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当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与当地居民相比,雅利安人人数并不占优势,他们又是如何巩固自身的统治的呢?历史解释播放视频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的由来“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新知讲解【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课文内容填写以下表格。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僧侣、贵族武士、官吏、国王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者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供养前两个等级。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掌管祭祀,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掌管军事和行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