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六国论.docxVIP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六国论.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苏洵(1009—1066),字 ① ,自号 ② (苏洵家有老人泉,梅 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 (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 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 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土大夫争 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 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 《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答案] 明允老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 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 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 《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3)逃亡,逃跑,动词 (4)失去,丢失 . (1)作为,动词 (2)成为,动词 (3)被,介词 (4)治理,动词 .向 (1)如果,连词 (2)朝着,动词 .犹 (1)动词,好像 (2)副词,还 .始 (1)向 (2)才,副词 .终 (2)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兵 (1)兵器,武器,名词 (2)战争,名词 (3)军队,名词 .殆 (1)近于;几乎 (2)大概;恐怕 (4)危险 .负 (1)失败 (2)背弃,违背 (3)背倚,背靠着 (4)通“背”。背负。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 (5)依恃,凭仗 10胜 (1)胜利 (2)胜利;取胜;战胜 (3)胜过;超过 (4)优美;美好。尽;完 (5)尽;完 .使 (1)假使,如果 (2)命令;派遣 (3)让,叫 (4)出使 .率 (1) 一概,都 (2)动词,率领,带领 .易 (1)轻易 (2)动词,交换 (3)动词,改变,变更 (4)形容易,容易,与“难”相对 (5)动词,改变,变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亡: (1)句意:六国诸侯贿赂泰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 (2)句意: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 (3 )句意: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 (4)句意: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为”: (1)句意:用荆轲刺秦作为计策。 (2 )句意:邯郸成为秦国的郡县。 (3)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 (4)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向": (1)句意: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 (2 )句意: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 "犹" (1)句意:割地给秦国(来求得暂时的安稳),就好像抱着木柴救火一样。 (2 )句意: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 "始": (1)句意: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2 )句意:才招致灾祸。 "终": (1)句意: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 (2)句意: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丘”?/、 ? (1)句意: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 (2 )句意: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3 )句意: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殆": (1)句意: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2 )句意: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 (3)句意:只空想却不去学习钻研、积累知识,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了 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 "负": (1)句意: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 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2)句意: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 (3)句意:背负着青天,没有谁能阻挡它。 (4)句意: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5)句意: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 胜: (1)句意: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 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2)句意: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3)句意: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4)句意: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5)句意: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句意: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 (2)句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句意: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拥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4)句意:这个时候屈原被(楚王)疏远,已经不在以前(尊贵的)位子了。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