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肥料学部分: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

土壤肥料学通论-肥料学部分: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特 点: ①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人为地控制养分的供应和释放速度,从而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的需要 ②基本上能消除养分在土壤中的淋失、退化、挥发等损失 ③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固定 ④能基本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的需求,省工、省时、省力,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对作物根系产生伤害 ⑤价廉、养分含量高、利用率高等 * “接触施肥” 氮肥利用率可达80% * 种 类: 长效碳铵(钙镁磷肥包裹,石蜡-沥青封面) 涂层尿素(钙镁磷肥包裹,无机酸-缓溶剂封) 硫衣尿素(包膜:硫磺粉、胶结剂、杀微生物剂) 添加硝化抑制剂的肥料 新型包膜尿素(包膜:热塑性材料) * 长效氮肥与速效氮肥的特点比较 特 点 优 点 缺 点 速效氮肥 水溶性、肥效快 易挥发、易硝化、易流失、 价格较易接受 易反硝化 (利用率低) 一次过多施用会造成减产 且污染环境 长效氮肥 抗淋溶、损失少 肥效长 (利用率高) 作物早期生长供氮不足 一次性施肥可代替 价格较昂贵 多次追肥;对环境污染轻 * 据2000年全国14个省会城市2110个样品的抽样调查,蔬菜中农药、重金属和亚硝酸盐超标率分别高达31.1%,23.5%和12.1%。 7.4 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如何合理施用氮肥?) 土壤条件 土壤养分供应水平 作物需氮特性 氮肥品种与特性 7.4 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植 物 土 壤 肥 料 植 物 土 壤 肥 料 * 1. 合理确定施氮量(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 2. 控制氮肥损失的途径 3. 深施,不要使氮素在土表大量累积 4. 合理确定施肥时期 5. 田间水肥综合管理 6. 氮肥增效剂的使用 7. 长效氮肥的施用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合理的施用技术 每季作物 150~180kg·N/ha 氮肥增产效果和氮素利用率与施用量的关系 施用量 千克N/ha 产量 千克/公顷 增产量 千克/千克N 氮肥利用率% 0 46.5 93 138 184.5 229.5 5175 5895 6255 6555 6630 6435 15.6 11.7 10.1 7.9 5.5 34.7 33.9 31.4 28.6 24.2 * 减少氮肥损失 避免氮素在土壤表层的大量积累——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根据作物吸氮特征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少量、多次施用; 严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损失; 通过增强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来减少氮肥的损失 氨挥发 水田中,降低施肥后田面水的pH值及铵的浓度 降低pH:使用杀藻剂 降低铵的浓度:深施、分次施、选用缓释肥料、无水层混施、“以水带氮”施肥技术、覆膜处理; 旱地:尤其是石灰性土壤,氨挥发严重—— 氮肥深施或施肥后立即灌水 * 降低硝化—反硝化损失 水田和旱田:氮肥深施、使用硝化抑制剂等 * 氮肥不同追施方法的增产效果(kg/kgN) 处理 小麦 玉米(n=34) 碳铵表施 碳铵深施 尿素表施 尿素深施 6.61 12.8 4.55 12.6 7.60 13.2 10.3 13.7 * 施用时期? 利用作物对化肥氮的竞争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浓度,是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已得到许多田间试验证实。 因此,在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应在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长前期的氮施用量,并将重点移到生长中期。 * “以水带氮”施肥技术 当搁田至田面出现新根并呈较重龟裂状时,先把所需氮肥或稻麦专用肥按量撒施于田面后才复水,便可达到“以水带氮”的目的,将肥料带入土层至一定深度,降低土壤表层残留氮的浓度,从而减少氮素损失。视不同时间可作为水稻长粗肥或穗肥。 * 氮肥增效剂:一类进入土壤后能影响土壤生化环境,调整部分有关酶的活性,降低氮素损失的物质总称。 硝化抑制剂 (双氰胺 DCD) 脲酶抑制剂 (苯基磷二胺PPD) NH3稳定剂 种类 * 脲酶抑制剂 使尿素的水解速率减缓, 更多的尿素以分子态扩散到土壤一定深度,降低表层氮的浓度,从而减少氨挥发; 氢醌类化合物 * 小结 矿化作用,生物固持作用,硝化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