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史_第5章-元明清1.pdf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国封建制时代的会计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节秦汉时期 第三节魏晋南朝及隋代 第四节唐宋时期 第五节元、明、清三朝 元朝期间(公元1279— 1368年) 元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纸币流通最为盛行的时期。元世 祖于中统元年(1260年)便印发“中统交钞”和“中统 元宝宝钞”。 发钞之初,蒙元王朝特别制定了最早的信用货币条例 “十四条画”和“通行条画”:设立“钞券提举司”垄断货 币发行;拨足以丝和银为本位的钞本来维持纸币信 用;允许民间以银向政府储备库换钞或以钞向政府兑 银,同时严禁私自买卖金银;确立交钞的法偿地位, 所有钞券均可完税纳粮;明令白银和铜钱退出流通。 如此标准的、被后人称之为银本位制度的创立,在人 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祖朝中统钞的发行,标志着元代纸币制度的确立,具 有作为支付手段与金、银有同样的价值。 一、元朝的财计组织部门 1.元朝中央财计官制 元世祖实行中央集权,不采用以往三省之制, 而独留中书一省,形成中书省、枢密院、御史 台三权鼎立之制。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掌理全国 行政事务,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则掌握政治、 经济监察。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组织。 中统初年(公元1260年)设左右部,掌国家财计, 左右部均独立于中书省之外,其后改二部为“制 国用司”,再改称为尚书省,到至元八年(公元 1272年)又并入中书省之下的户部,由户部掌理 全国财计。 户部令史若干人,分掌金科、仓科、内度科、外度科、 粮料科及财计勾稽部门。 金、仓二科掌出纳,前者经管金。帛、宝钞,后者经 管粮谷实物;内度科掌会计,外度科掌户籍,而粮料 科则掌军用粮草,财计勾稽部门则掌理户部之内部审 计。 元朝户部除掌货币发行与废止以及赋税征纳之事外, 颇为注重专库的设置与管理,其中尤以京都四大专库 为管理之重点。 都提举万亿宝源库掌管宝钞与玉器; 都提举万亿广源库掌香药纸扎诸物; 都提举万亿绮源库掌管诸色段匹; 都提举万亿赋源库掌管织锦布帛诸物。 元朝的财计组织相当简陋,元朝的财计制度也仿 效“汉法”,建制也相当简陋,推行不力,尤其在 它的统治后期,已通常处于有章不循,不制不行 的状态。 元朝统治的九十年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 一致,使这个时期的会计基本上处在踟蹰不前的 状态。 从民间会计方面讲,虽然较官厅会计有起色,在 保持原有水平上,局部有改善,但无显著进展。 《静斋至正直记》中有这方面的描述:“人家出纳财 货者,谓之掌事,盖佣工受雇之役也。古云:谨出 纳,严益藏。些掌事者六字铭也。然计算私籍其式有 四:一曰旧管,二曰新收,三曰开除,四曰见在。盖 每岁、每月、每日各有其报,事目必依此式,然后分 晓,可校有无多寡之数。凡为子弟亦然,千文之蛊, 虽微物钱数,亦必日、月具报明白,免致久而迷乱, 无可考也。先人尝云二人家掌事,必记帐目,盖惧其 有更变,人有死亡,则笔计分明,虽百年犹可考也。 此虽俗事,亦不可不知。此式私记谓之曰黄簿,又曰 帐目。” 此段描述总结了当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谨出纳,严益藏”。无论收支事项大小、财 物入出多寡都必须坚持日计、月算和岁会,认真 记帐、算帐,防止差错和遗漏,做到有帐可查; 账实相符是一条会计原则,财物保管要妥善,库 藏财物不仅要记好帐目,而且要妥善保管帐簿, 认真点验财物进出,定期盘点实物。这六字铭包 括了算与管两方面,体现了算管结合。 (3 )要运用“四柱结算法”:通过“四柱”结算公式 计算比较盈亏,编制会计报告。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洪武之治—靖难之役—永乐—土木之变与夺 门之变—张居正改革—魏忠贤乱政—崇祯— 南明时期 (1644-1662) (扬州十日、嘉定 三屠)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演变为真正的资本 主义经济。 中国传统的阶层定位:士农工商,注定了商 人没有社会地位,就算那些靠经商起家的财 主,最终还是会把钱用在买房子兼并土地上, 做个大地主以地租形式继续积累财富,然后再 培养出能致士的儿孙,逐步把家族带入上层社 会,这才是明朝时期中国前500名CEO的共同 目标和梦想。 明朝的财计

文档评论(0)

186****6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