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教案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肿瘤放射治疗学(第2版,主编:徐向英 曲雅勤) 第四篇 临床放射治疗学 第三章 胸部肿瘤 第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了解肺癌的概况及特点,熟悉肺癌临床表现,掌握肺癌诊断要点、分期、治疗原则、常见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肺癌诊断要点、分期、治疗原则、常见放疗并发症。 2.熟悉肺癌临床表现,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点。 3.了解肺癌概况、解剖学及生物学特点。 【教学时间】 100分钟, 教材第165-176页。 【教学内容】 概述(简单讲解) 定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y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指来源于支气管上皮、支气管粘液腺、细支气管上皮及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中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占第三位。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人中,肺癌的死亡率为首位,占20%~30%,80%的肺癌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14%,其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约3~7:l。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 肺癌的相关因素(延伸内容) ①吸烟;②大气污染;③职业性因子等。 肺癌的预防:①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已知的致癌、促癌因子。②二级预防: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治疗(三级预防):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及转移。手术、放疗、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精确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进一步改善疗效。 肺的解剖(简单讲解) 肺脏位于胸廓内纵膈的两侧,表面覆盖有脏层胸膜,壁层胸膜则附在胸壁内侧、膈肌和纵膈上。左肺分2叶,右肺分3叶。 肺门结构:左右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和淋巴组织。 肺的淋巴引流(简单讲解) 意义:对了解肺癌淋巴结转移途径及放疗靶区勾画非常重要。 上纵隔淋巴结 1区:最上纵隔、气管前淋巴结 2区:气管旁淋巴结 3区:气管前、后或前、后纵隔淋巴结 4区:气管支气管交界处淋巴结(含奇静脉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6区:主动脉(升主动脉)旁淋巴结 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下韧带淋巴结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10区:肺门(主支气管)淋巴结 11区:肺叶间淋巴结 12区:叶支气管淋巴结 13区:段支气管淋巴结 14区:段以远支气管淋巴结 肺癌往往沿淋巴道依次转移至同侧肺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然后进入血循环。其中隆突下转移后就形成双侧纵隔的交叉转移。由于胸部还有丰富的淋巴管相互交错,以及在淋巴引流阻塞而出现逆流时,亦可发生对测的交叉转移。 二、病理学 1.大体分型(简单讲解) 按肺癌发生的部位可分三型: ①中心型,肿瘤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肺癌。 ②周围型,肿瘤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 ③弥漫型,肿瘤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 按肺癌的生长方式又可分为五型: ①管内型;②管壁浸润型;③球型;④块型;⑤弥漫浸润型。 组织学分类(详细讲解) 1997年WHO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8类,常见者有4类。 ①鳞状细胞癌,约占42.5 %,多见于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通常是中心型,肿瘤中心易坏死,生长较慢,常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较晚,对放射线中度敏感。预后相对好。 ②腺癌,占37.6 %~42.5%,女性多件,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与被动吸烟关系密切,多为周围型,早期即可发生淋巴、血行及胸膜转移,对放疗、化疗敏感性均较差。 ③小细胞癌,占8.5%~11.1%。男性多见,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中心型,发展快,易侵犯邻近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高,对放疗及化疗均较敏感。预后最差。 ④大细胞癌,占2.2%~8.6%,周围型多于中心型,多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对放射线中度敏感。 ⑤其他:腺鳞癌,类癌,支气管唾液腺癌,多形性癌伴肉瘤样成分。 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 ①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简写SCLC)。 ②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简写NSCLC)。除小细胞以外的其他所有上皮源性肺癌。 临床表现(重点讲解) 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病理类型、肿块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等。周围型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中心型肺癌的症状出现早而且明显。 (一)肺部症状(咳、痰、喘、痛) 1.咳嗽 最常见,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2.咳痰 患者以咳痰为初发症状者约占15%,以后几乎全部病人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痰。痰性质与痰量各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