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奖补机制.docx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奖补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奖补机制 第一篇: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奖补机制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奖补机制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保护好传统村落,是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的需要,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用3年时间投入100多亿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高度重视,使传统村落保护状况得到基本改善。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依靠财政资金投入,但产权私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缺少有效的资金投入,加之维修成本高,村民缺乏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自然损毁严重,存在随意改建现象,影响了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传统村落承担着历史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有必要探索建立资金投入的奖补机制。 1.建立财政资金专项补助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对产权私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和规划设计要求进行保护维修。在项目完成并经评估验收后,当地政府与产权所有人签订相关协议,可根据评估情况和承担的公共责任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从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中列支。享受补助者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使用、管理、开放、展示和处置等方面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2.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鼓励有条件的传统村落通过社会募捐、自筹、吸收投资、信贷等方式建立保护基金,可以采用“先修后补”或“事前垫资”等方式进行支付。基金对修缮好的文物和历史建筑享有相应的收益权,所得收益主要用于修缮项目的再投入,但可按适当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以提高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基金认购的积极性。 3.探索实行产权转移的保护方式。对于历史价值较高、亟需进行保护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当产权人无力承担修缮经费时,可由当地政府主导,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置换或租赁、购买等方式,将产权转移政府或集体所有,再由政府出资或集体垫资进行保护修缮,既保护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使文物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4.建立政府奖罚制度。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村民自主出资进行维修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定期选择一批外观协调、质量过关、程序规范的维修项目,经过评选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在村规民约中,对危害传统村落文化遗存安全、破坏文化遗存历史风貌的行为,明确处罚措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厅长、民进河北省委会副主委) 第二篇: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方案范文 西昌市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交流材料尊敬的祝钧局长、同志们大家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西昌市2011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工作实施情况作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委会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四川省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意见》(川办函【2011】179号)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省、州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财政、畜牧等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完成了各项基础数据的调查和核实工作并编制了第一次实施方案,2011年4-8月,完成了省级牧户信息系系统的导入工作和进一步开展各项基础数据的核实工作,2011年9月至11月完成了部级牧户信息系统的录入和第二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011年12月完成了补奖资金兑现工作的93.18%。现将2011西昌市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施情况简述如下: 一、西昌市基本概况西昌市位于四川凉山中部,成昆铁路中段,安宁河谷腹部。居于东径101°44′--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幅员总面积2654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其中牧业人口22.98万人,牧户数21200户。2010年,全市草食畜存栏43.96万头(只),出栏27.42万头(只);牧业产值达19.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46%,全市农牧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2164元,其中年新增牧业纯收入249元。西昌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脉为横断山的延续,地势自北而南差峨绵延,北高南低,东倾西斜。全市有天然草原112.6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94万亩。天然草地主要类型有高寒草甸草地、高寒灌丛草地、山地灌木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山地疏林草地、农隙地草地等7类14个组32个型。主要牧草类型以禾本科、豆科、蓼科、莎草科和杂草类为主。 二、政策落实及开展情况 1、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事宜市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专题听取汇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进程。市政府办印发了西府办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