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分析(最终版).doc

南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分析(最终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分析(最终版) 第一篇:南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分析(最终版) 武汉南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因位于武昌之南而得名,是因河流淤塞形成的淡水湖。古时南湖水域辽阔,与长江连通。明代以后因为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逐渐缩小。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南湖的水质逐渐变坏,因为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南湖由城外湖变为城内湖,加上周围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周边主要排污口主要有25个,来自周边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居民,每天总排放污水约14.5万吨),而南湖本身又是一个封闭型的湖泊,自身净化能力非常有限,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湖水散发出刺鼻的臭味。 80年代初,磷是南湖限制性元素,南湖的氮磷比远高于生物最适比值(10~15),为717.39,1991年猛降至51.72,至1994年又降为10.21,给藻类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南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南湖呈椭圆形,四周封闭,南湖的水近乎死水,其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大气的降雨,也没有一条可靠的排水渠道,以实现与其他江湖的水流循环。同时,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气候条件能为南湖带来充足的雨水补给。由于武汉一年的雨季集中在夏季,春冬季节降雨量少,由于其不能很好的实现与其他江湖的水流循环,故其湖水的更新换代的周期长。由于其湖水更新换代的周期长,因此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弱,即就是面临对生态环境遭受破灭的免疫力弱。以上自然条件就会使得一旦南湖遭到污染,其带来的后果会更严重和治理难度更大。 其次,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直接排入南湖,加剧了南湖的污染。南湖周围有大量的企业,因这一带毗邻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一些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很多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其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向南湖排放。光谷广场是武汉的三大商业圈之一,这里的人流量大,居住的人口众多,然而这一带的生活用水都是经地下水道直接向南湖排放,这样一来加剧了湖水的污染。 第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加之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导致相关政府部门对南湖周围的企业的监管不力,从而使得部分企业置法律于不顾而大量向南湖排放污水。如部分官员为了追求自己的政绩,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违法排放行为持放任态度,使得企业有恃无恐,甚至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 第四,人们的可持续有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淡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南湖污染如此严重的原因。上到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保护南湖的重要意义。如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放任态度,企业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而不顾南湖的生态,百姓对于污染南湖的行为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南湖的治理措施: 2006年,投入4000万元。堵截24个主要排污口污水入湖;2007年雨季前,建成、完善龙王嘴、黄家湖、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系统,处理周边污水;2008年以前,完善配套项目,使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3月,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截污工程正式启动,将实现清水入湖的概念。 2012年,投入25.2亿元。清除450万立方米淤泥 由于多年污染物沉积,南湖底泥成为湖泊污染的来源。目前南湖湖底淤泥厚度在0.65米至1.25米之间,平均深度为0.95米。按照整治规划,将清除表层污染底泥,平均清淤厚度0.56米,清淤总量高达450万立方米。其中一期清淤量100万立方米,将用15个月时间完成,主要清除南湖北部湖底。此次清淤邀请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长江航道工程局操刀,采用水下环保疏浚方式,淤泥经排泥管输送到岸边临时堆场,并利用脱水固结方式处理,泥饼直接外运。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所有的污染物全部清除干净,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彻底斩断排污源头 此次南湖治理,将彻底斩断排污源头,近期将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及管网升级改造,全面截断排污口,改造完成后将确保生活污水不入湖。此外,按规划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将从新建管网通道直接排江,避免尾水回排影响南湖水质。 同时,完善污水厂干管、支管,实施小区及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减少雨季混流污水入湖。 近期完成渔业退养 清淤、截污只是遏制南湖水质进一步恶化,真正提档还需要生态修复。 据了解,南湖将对现状非生态岸线进行生态改良,有用地条件的改造为草坡护岸,没有用地条件的抛石改良,改良后生态岸线比例达93.4%。同时在近岸约100米水域内进行水生植被人工修复,水生植物覆盖区占比不小于30%。在湖水流动性相对较差的东部湖区和南部湖湾建人工浮岛,强化该水域的生态修复能力。 按照规划,将取消南湖的生产性养殖功能,保留必要的生态性养殖功能。近期完成岸线改良和部分人工浮岛的建设,完成渔业退养。环湖将建22公里绿道建12景打造南湖公园 湖内生态修复,湖岸也将建立绿色“城墙”。按照规划

文档评论(0)

155****3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