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说课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陆的变迁》说课稿 龙江县第六中学 丁翠华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海陆的变迁》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同时,本课的学习也将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地理成因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应及依据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应及依据 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而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要求,确定板块构造学说为本节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本课的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么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以下指导: 1、读图观察法: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的能力。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本课的教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或问题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来落实重点。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探究讨论、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所感悟突破难点,促进了学生发挥潜能,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课学习分四个板块;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智能训练。 (一)导入新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今天的地理课我要问同学们一个语文问题,谁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引用成语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既吸引学生注意又激发学习兴趣,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 (二)学习新课 本课学习第一个问题是“沧海桑田”,我出示图片1、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2、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森林、古河道,提出问题: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总结:海洋变成了陆地,陆地变成了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迁、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例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教师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设置疑点,让学生产生疑问,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上述的事例说明,在地球局部的一些地方海陆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七大洲和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不断变化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从世界地图上得到启示”让一名学生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并谈谈学习后的启示,要学习魏格纳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接下来,让学生读35页课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内容,然后教师电脑演示大陆漂移,学生观察进一步了解大陆是漂移的。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学生阅读教材35—36页活动性课文,找证据:拼合大陆古老岩层的相似性,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分布的相同性。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帮助魏格纳寻找证据。 设计意图:多媒体媒体演示大陆漂移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第三个问题是:“板块运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主要观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教师用课件展示六大板块分布,指导学生读图说出六大板块名称并掌握其分布。师生观察板块运动方向,教师讲述:运动方向相反时,表示张裂拉伸,在它的作用下形成裂谷或海洋,运动方向相对时表示碰撞挤压,在它的作用下板块交界处形成山脉或岛弧。鼠标点击闪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提问回答它分别位于那些板块交界地带。学生讨论:解释红海不断扩张、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的地理现象,加深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三)课堂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收获,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四)智能训练:1、巩固练习:在练习册上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2、学以致用:用本节所知识解释以下地理现象1、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和古河流遗迹 2、日本中

文档评论(0)

livestu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