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1 \t 标题 2,5,标题 3,5 \h \u 引言 1 一、《金瓶梅》中女性形象产生的背景 2 (一)时代背景 2 (二)阳明心学思想影响 2 二、《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4 三、《金瓶梅》中女性形象殊途同悲的挽歌-男权社会制度下的屈辱与痛苦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论《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金瓶梅》通过直面女性情欲使女性的生命存在变得有意义,可以公平正视性权利。但这种正视只是一种可悲的畸形化的产物。本文首先对《金瓶梅》中女性形象产生的背景进行描述透过时代的背景和阳明心学的影响因素,为其引入女性想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对这种男权社会下的悲哀进行评价。 关键词:女性;情欲;复苏;灵魂 PAGE PAGE 2 引言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细致描写女性家庭生活的小说,它致力于反映现实社会、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细致描写了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小说主要描写了生活在集商人、恶霸、官僚三重身份于一体的西门庆的家庭中的女性即西门庆的一妻五妾的日常生活以及西门庆家的婢女、仆妇们的命运。小说在对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也揭露和反映明代社会问题,比如明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官场黑暗、民间风俗等等,并且首次涉及了封建社会妇女买卖问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腐朽和传统伦理道德的衰微。 在《金瓶梅》出现以前的小说中也有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比较模糊,女性形象只是作为与男性相对的性别角色出现,更没有对女性内心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欲望多做描写。[[]汤静. []汤静. 浅谈《金瓶梅词话》中女性服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金瓶梅》第一次以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为主角,塑造了一批个性丰满的女性形象。《金瓶梅》“写到的人物约有八百多个,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主要故事几乎都离不开女性”。[[]徐伟 []徐伟,刘爱琳.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欲望书写——以《十日谈》与《金瓶梅》为例 一部小说的价值不仅仅是由创作思想、作品题材、故事情节所体现,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剖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又为文化意蕴的研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关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着重剖析人性的种种善与恶,塑造了一批美丑兼具、性格复杂、多层次、多侧面的个性化人物形象。使读者与小说中那些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产生思想的共鸣,并以点见面地体味作者所处社会的各种文化意蕴。 一、《金瓶梅》中女性形象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明代自弘治以下,几乎没有一个“好皇帝”。武宗是有名的纵欲天子、儿戏皇帝,做厌了皇帝竟然自封 “大将军、总兵官、太师 、镇国公”,滑历史之大稽,住厌了宫殿住“豹房”,最后死在那里。世宗一意斋蘸,神宗安处深宫,皆数十年不见大臣 。[[]祝东 []祝东. 吴月娘的女贞观——关于《金瓶梅》的一个伦理符号学透视 (二)阳明心学思想影响 虽然理学早在宋朝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但却是在明朝成才为统治思想的。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便选择了孔孟学说作为治国之本,且以程朱的注解作为规矩,到了永乐年间,宋明理学的地位进一步确定,成为了官家哲学和治国纲领。二程明确提出了“天理”的概念,“理便是天道”。程颢以“理一分殊”阐述天理和人性的关系。程颢解释“性”为,“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程朱理学》 将人与生俱来的善恶根本都归结为人性。他们的学说一方面为朱熹在理学上的集大成而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做了先导与铺陈,另一方面也孕育了明代的心学。 《程朱理学》 其实在明代初年,心学就已经初露端倪,宋濂倡导识心、明心,曹端谓“学圣之事,主于一心”,吴与弼主张读书,静思以“反求吾心”,陈献章更将“仁”直接解释为“心”:“默而观之,一生生之机,运之无穷,无我无人无古今,塞乎天地之间,夷狄禽兽草木昆虫一体,惟我命之沛乎盛哉”。他还反复说明“心即理也,理即心之中正也”,其学说实际上已经蕴藏着李贽“童心说”的因子,其对心的强调也就是对个体主导性的强调,即对身的强调,对俗文化的强调。[[] []徐文翔. 贞女、才女和欲女——明代文人女性观的构建 晚明社会思想中王阳明心学的崛起渐渐取代了正统思想之程朱理学,以“自由所如,任情纵性”与“知行合一”的思想为当时沉溺于四书五经的儒生以及报国无门的士子带来了一缕清新。“当统治思想对人们失去普遍的约束力时,人们的私欲就会膨胀,道德中受压制的一面就会舒张。这时期社会已经普遍流行崇尚新异、寻求刺激、纵欲逸乐的风气,违禁、逾制、奢侈之风盛行,也改变着士人的心态。带着悲哀甚至悲凉,带着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和苦闷,带着对世俗生活的热望和渴求,不知不觉中士人的精神风貌、

文档评论(0)

Tete文案工作室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字工作十多年,所以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