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详细教学设计(教案).docxVIP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详细教学设计(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素养目标 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 象的作用。 重点: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难点: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 形象的作用。 新课导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在长征途 中,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去了解红军战士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故事吧。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阅读鉴赏 任务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老班长带领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了战 友们,他自己牺牲在草地的故事。 任务二:默读课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请完成下面的 人物名片。 职务 炊事班长 年龄 快四十岁 外貌 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 高额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事迹 为完成带领三个病号走出草地的 任务,他自己牺牲在草地。 评价 任务三:小组交流:文中让你最受感动的内容是什么? 生1: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班长躲起来吃鱼骨头及“我”和老班长 的对话描写。从中我体会到老班长是一个关爱战友,舍己为人的革命 者。 生2: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班长劝“我”喝鱼汤及他牺牲的情 节。 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为了完成革命任务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光 辉形象;他在生命垂危之时心系他人,忠于革命。 任务四: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 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这些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老班长忠于 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 任务五: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这个鱼钩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个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 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见证了 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战胜困难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士之间 伟大的爱。 梳理探究 任务一:从本篇课文中,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通过场景描写及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任务二:搜集关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 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 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2、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 接段的川西原,纵横300余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 良,草地形成大片的沼泽。水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 ±o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雪风雨来去无常。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就会遭受灭 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 艰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任务三:交流与长征有关的诗歌或故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任务四:课外阅读。 一条马肉(节选) 副官处的同志非常担心毛泽东的身体,他们发现警卫战士的粮袋 中只剩下很少的一点儿青稼麦了,便坚持要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两指宽 的一条马肉。警卫战士们悄悄收下了。 做倪的时候,战士们拿出了那条马肉,准备混在野葱、野菜中煮 汤吃。毛泽东见到马肉后,语带责备地说道:“你们又打埋伏了!”但 他知道警卫战士们的良苦用心,况且战士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沾荤腥了。 他不忍再说他们什么了。于是,他便帮着战士们生火、煮菜。忽然间, 他又想起了什么,吩咐战士们说:“马肉不能全吃尽,要给戴天福同 志留下一些!” 戴天福是警卫班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在过大渡河的时候,他不幸 患了疟疾,紧接着爬雪山,又劳累过度,身体更加虚弱了。一路上, 毛泽东对他格外照顾。 战士们说:“小戴是重病号,他一定能分到一份 毛泽东说:“还是留下一些好,万一他分不到马肉,不就可以补 救啦!” 正谈着的时候,奉命去照顾戴天福的钟福昌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 毛泽东问:“小钟,戴天福同志呢? ”钟福昌再也忍不住眼泪,他哽 咽着说:“他……牺牲啦……”他边说边将一个纸包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纸包,轻轻地将它打开,里边包着的竟是一条马肉。 他明白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