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doc

2023—2024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周易》中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 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 B.B C.C D.D 2.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其装饰以彩绘为主。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 A.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 B.黄河中游是国家经济中心 C.制陶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3. 有学者说:“西周分封制下,由于各级贵族对既有领地的世代相袭,最终必然导致有限的土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产生矛盾。”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分封制 A.难以持久地推行 B.阻碍了经济发展 C.加剧了土地兼并 D.导致了诸侯混战 4. 如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虎纹石磬。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商磬,共有5个音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为祭天地山川时所使用。此文物可以证明 A.原始音乐随着人类定居生活而产生 B.金石并用是商朝生产力水平的特征 C.商朝石刻艺术和石磬制作水平高超 D.商朝时期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 5.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6. 周代已形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这表明 A.嫡系血统关系受到重视 B.分封制更注重王室贵族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 D.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 7. 秦统一后,全国 “ 文字异形 ” ,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 “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 ,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措评价不合理的是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 D.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8.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9. 2021年,天津市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证实了天津地区具有不少于10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是华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早期人类繁衍生息、连续交流演化的重要区域。这次考古发掘成果 A.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历史 B.可以证明天津农业的起源 C.能够印证同期天津史文献 D.说明当地生产力水平较高 10.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 C.制天命而用之 D.以刑止刑 11. 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为晋国分裂埋下的隐患 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1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B.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主要在于水利工程兴修 13. 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他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要依法治国 C.由圣人掌握国家权力 D.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14.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15.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秦国军事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