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小河坎大桥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修改小河坎大桥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渝长扩能项目YCTJ9标项目 小河坎大桥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TOC \o "1-5" \h \u 第一章 概述 2 1.编制目的 2 2.安全方针及目标 2 3.适用范围 2 4.编制依据 2 5.工程简介 3 6.地质和地形简介 3 6.3、工程水文 4 6.4、地质条件 4 第二章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见后附件) 5 第三章:安全保证措施 5 安全保证措施框图 6 3.1 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7 3.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 第四章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16 4.1现场准备 16 4.2 技术准备 17 4.3主要机具设备 18 第六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 6.1事故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31 6.2危险源分析 31 6.3组织机构与职责 32 6.4物资准备 34 6.5应急响应 34 6.6现场恢复 38 附表 38 7.1 劳动力计划表: 38 7.2 现场平面监测图 38 7.3 人工挖孔桩总平面布置图 38 7.4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 38 7.5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8 第一章 概述 1.编制目的 为了保护挖孔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挖孔作业人员能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迅速撤离和开展自救,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伤害伤亡程度,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2.安全方针及目标 1、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事故率;杜绝重大车辆交通事故,减少一般责任事故;无中毒、火灾事故;安全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按安全“一标三规范”检查,综合评定优良率达到100%。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YCTJ9合同段内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 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JTJ 076—9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 重庆渝长扩能项目YCTJ9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7、本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积累的公路施工安全经验。 5.工程简介 本标段为重庆渝长扩能项目YCTJ9合同段:起讫桩号:K36+047~K47+772,沿线所经主要城镇有长寿区晏家街道、八颗街道、度舟街道、路线全长11.725km,其中大桥4座、中桥3座;互通立交一座、天桥4座;涵洞、通道41道,整体式路基设计宽度33.5m(双向六车道),分离式路基设计宽度16.75m。小河坎大桥为标段桥梁中的一座中心桩号为K45+150,其桥设计长度106.68米,3跨,30米T型,桥梁下部结构为:0#桥台、1#桩基、2#桩基、3#桥台。桥台采用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桩基共8根,直径1.8米,桩基长度设计深度20米。其它桥梁现未出设计详图,这里不做描述。 6.地质和地形简介 6.1、地形地貌 小河坎大桥位于主线K45+150(桥中心桩号),横跨204省道,在区域上属重庆东部平行岭谷区,以剥蚀构造地形为主,典型的丘陵地带。 6.2、气象条件 小河坎施工区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湿度大,冬冷夏热,降雨丰富,夏季多暴雨,据长寿区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气温:最高36℃、最低5.4℃,极端最高温度41.7℃、极端最低温度-3.5℃,一年中最热为7、8、9三个月,最冷为1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9.9%,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92%、最小64.3%;多年平均降水量1085.3mm左右,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日最大降雨量206.11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年平均日照时数1243.8小时。 6.3、工程水文 区内地表水流属长江水系,多属树枝状水系,发育分布不均,主要以水田、鱼塘、水库、溪沟为主,御临河及桃花溪为区内较大的地表水系。 水系的形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夏秋积水,山涧溪沟旱季有断流现象,水库、溪沟对拟建线路影响不大,水田、鱼塘对线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软基的影响。 6.4、地质条件 地貌原为丘陵地貌。地形较缓,据现场勘查,该地质上部1-2米为黏土,2-30米为强风化页岩与中风化页岩。 主要为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在雨季有形成局部滞水条件,影响人工挖孔施工,施工时必须注意对地下水的排泄工作。

文档评论(0)

181****24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