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论语复习之诲人不倦2020-3-14.ppt

高中语文课件:论语复习之诲人不倦2020-3-14.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蔽:通“弊”,弊病。贼:害,危害。绞:指说话尖刻。 乱:小指捣乱闯祸,大指犯上作乱。 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表明教育可以改变人。 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 4.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作用。 孔子认识到教育是一种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富民教民。孔子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认为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类”的含义: 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 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 。 子曰:“有教无类。”(15.39)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①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 )①櫽栝(yǐn?guā):矫正木的工具。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15.39)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在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王室集团垄断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由他们来决定整个文化教育的内容,所有的文化典籍也都是由他们一手控制。“官守其业,而有官族”,以确保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作“学在官府”。 进入春秋时期之后,随着经济跟政治权力的下移,文化学术也开始逐渐下移。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礼乐崩坏”,直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许许多多原本在周王室掌握典籍、身通“六艺”的人士纷纷离开周王室,流散在各地。这些人流散各地,也就导致了典籍的扩散和人才的流动。 这种现象让文化学术从官府走向社会,同时大力的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最著名的当属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不论出生贵贱 少数贵族子弟:司马牛、南宫敬叔 商人子弟:子贡 大多数平民:颜回、曾参、子路等 家无立锥之地:仲弓 出狱犯人:公冶长 盗贼:颜涿聚 不限地域:鲁、齐、宋、晋、楚、秦等 不分智愚 接受能力强的:颜回、子贡 智力比较差的:曾参、高柴 在学习态度上 颜回好学 宰我懒惰 不分年龄 年龄小的甚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而较大的子路,仅比孔子小九岁。 有教无类思想与今天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今天倡导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也是相通的。 子以四教(学生):文、行、忠、信。(7.25) 本章讲述的是教育的内容,从这章里得出孔子的教学有哪些具体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 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诚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