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4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介:\n\n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全面抗战之一。这次战争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国的独立自主,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n\n感言:\n\n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在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力量。这些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共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n\n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应该珍视每一个

第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4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1 最近我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西安事变纪念馆进行了学习,学习后感受颇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西安事变是一件大事,蒋介石作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被扣押,生死在一线之间。根据在纪念馆里看到的史料,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临潼华清池五间厅休息(华清池距离西安古城约30公里),凌晨听到枪声(约30名蒋的卫士被打死),在卫士的帮助下先是跳窗,然后翻墙,最后往骊山上跑。在张学良部队搜山中,蒋介石的卫士被击毙,蒋介石躲在一块大石头后,被士兵发现捕获。 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现在大概反推他当时的所思所想。中央红军长征后来到了陕北,蒋介石认为红军已是强弩之末,命令张学良加紧剿共。张学良当初并不是没有剿共,只是红军的战斗力超过了他的想象。 1935年8、9月间,张学良以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之职,率领东北军主力来到陕甘,参加国民政府军队对陕甘红军发动的第三次围剿。10月1日和12日,刚刚合编组成的红十五军团,在劳山和榆林桥两次战斗中,消灭了东北军第六十七军一师有余,致使积极剿共的张学良产生慎战的思想。11月23至24日,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指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在陕北直罗镇的战斗,更是歼灭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O九师全部(师长牛元峰被打死)及一O六师的一个团。东北军三战失败,损兵折将,将士产生不愿剿共的情绪。张学良请求抚恤死难将士受到冷遇、讥讽及部队番号的取消,都极大地打击了张学良先剿共、再抗日的信心。 蒋介石也要求杨虎城要积极剿共,但杨虎城知道红军的战斗力。 1934年12月,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之名义北上抗日的红二十五军,经过战略转移进入陕南,至1935年7月离开。期间,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月5日、2月1日和2月5日,在秦岭山区的葛牌镇、蔡玉窑、文公岭三次战斗,歼灭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第126旅5个多营兵力。随后,又于3月10日在洋县石塔寺打垮杨虎城部警备第二旅,击伤旅长张飞生。4月9日的九间房、7月2日的袁家沟口战斗,分别歼灭杨虎城部警备第三旅大部和警备第一旅,俘旅长张汉民、唐嗣桐。红二十五军在秦岭山区重创杨虎城部的战斗,给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中一些主张推行剿共政策的将领以沉重打击,使杨虎城十七路军执行蒋介石剿共政策的意志发生了动摇。杨虎城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1936年,在民众抗日情绪高涨时,身为军人的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张学良劝说时痛哭流涕,但都没有效果。蒋介石最后说,要么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让出来,中央军过来,要么你们就去剿共。张学良已没有了退路,最后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54年,杨虎城将军全家在建国前被蒋介石杀害,结局让人唏嘘!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当时张学良的公馆,张学良、赵四小姐还有他们的孩子住在里面,里面有三幢小楼,周恩来同志当时临时住在靠最里面的一幢小楼里。宋美龄、周恩来、张学良在张学良住的小楼里商量和平解决事变的方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彰显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的人大气魄、大胸襟!国共分裂后,蒋介石一直在杀共产党员,主席的妻子、弟弟、妹妹当时都被蒋杀害,朱德的妻子也被蒋杀害。但涉及到具体问题解决时,老一辈领导人都从民族大义、国家的前途来考虑,都认为蒋介石不能杀,都主张和平解决。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气魄、胸襟!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时,如果仅从个人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全局、从国家的前途、从全民族角度考虑问题,那将是一种悲哀!可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2 总的來说,该剧依然秉承几十年來大陆主流观念对西安事变的评价,即认为该事件促成了国共合作全国抗日,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但是,该剧不像以前的一些侑关影视剧那样把蒋介石丑化成不堪入目的卖国贼,也不再把西安事变完全归结为张学良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這使它减少了一些与历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面,该剧仍然侑意无意地隐去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历史事实,比如共产国际在中共从反蒋抗日联蒋抗日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张学良、杨虎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最初是出自于一些长期隐藏在其军队中的中共党员和一些被称为托派的中共左派反对派,等等。因此,作为一部历史剧,它带给观众的历史认识仍然不免肤浅和偏颇。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当时的形势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剿陕北延安的红军。中华民族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期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ichSchola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